【2021-10-14】打卡作业
【书籍】《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
【标题】如何解决孩子学习问题?有这三招就够了
《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本书提到了孩子学习的困境,并且相对应的给出了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招式。
第一招 利用成长型思维
《终身成长》认为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具体如下:
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增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固定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
这两种思维模式导致人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一、面对挫折态度的不同。
面对挫折的时候,成长型思维的人和固定型思维的人都会感受到挫败感。但不同的是,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挫折知识告诉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哪里需要改进;而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这些不顺利的事情是衡量自己的尺度,自己就是这么糟糕的人。
第二、自我认识的不同
固定型思维的人对自己的评估往往是不准确的,要么夸大了自己的能力,要么非常模糊,总而言之,他们并不了解自己。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由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发展,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持有开放的态度,自我的评估准确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第三、思维模式的不同
思维模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关注如何提高自己,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就会导致前者会把时间放在提升自己上面,而后者则浪费时间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成长型思维模式应用在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时候,就是要认真的分析孩子的错误点在哪里,如何去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例如樊登老师曾经分享过,他儿子嘟嘟有一次考试分数很低,回来后他让儿子自己检查问题在哪里。结果儿子说,试卷是双面的,最后一页忘记答题了。樊登老师没有生气,而是展开倾听,说太可惜了。你打算怎么办呢?嘟嘟说,下次考试开始后,先看一遍整个试卷,看看有哪些题目,就不会漏题了。
所以把精力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结于当前的结果,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提高,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体系。
这里还有一个小贴士,就是要利用故事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单纯通过逻辑来教育孩子。因为故事通的是情感,是激发愿景的。书中还分享了一个竹子生长的故事,种下竹子后前面四年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到第五年竹子才开始冒尖,然后一年之内长成竹子林。原来前面四年竹子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往下扎根,根扎的越深,它越稳,以后可以吸取足够养分并且不怕风吹雨打。这个故事用来激励努力了一个学期但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孩子,孩子的反应令人惊喜,他总结了自己的学到的,还有欠缺的地方,知道自己需要如何查漏补缺。
第二招,培养学习毅力
自控力像肌肉可以通过锻炼提升。
在平时陪孩子爬山的时候,如果孩子爬不动了,这个时候跟孩子说“你以前没爬过这么高的山,所以身体能提供的力量就这么多。现在你可以试着多爬一些,那样会很累,明后天还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状况。可是你知道吗?肌肉酸痛过后,它就知道你长大了,需要更多的力量,它以后就会长得更结实,给你提供更多力量。”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原来肌肉是这样增长力量的,当时很累、很难坚持,但坚持下来,力量就会得到增长。
然后我们再找机会来说下一句话,比如下次爬山,孩子发现自己的力量增强了。这时就对他说:“你在学校的学习也一样,大脑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很聪明,你需要多少意志力,它就为你提供多少意志力,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意志力水平不断增长,那就需要像锻炼肌肉一样不断地让它进行超过原有水平的练习。比如学习时,觉得没意思,快要坚持不住时,你再咬牙坚持一会儿,用不了几个星期,你的意志力就增长了,再学习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这样回到家里和学校,孩子每次学习时都会形象地想起自控力像肌肉一样能增长,而增长的办法就是坚持不住的时候,咬牙再坚持一会儿,这样他在坚持的时候,主动的控制感就会特别强。
利用“暂停法”让孩子的心思回到学习
你想要玩游戏的孩子突然转过来进入学习状态很难的,此时可以增加中间环节,让孩子先从游戏的兴奋中停止下来。例如可以让他玩20分钟游戏然后过来吃水果。经过吃水果的暂停,他再去学习,就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此外,毅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平时要合理分配孩子的毅力,避免自控力消耗在可有可无的事情上,因为这样会使得后面的学习任务自控力不足。
第三招,培养学习动力
心理学的“冰山理论”:我们人格就像一座冰山浮在大海上,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我们的行为,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的需求。
如果我们想去改变孩子的行为,单纯去改变水面以上的行为有用吗?换句话说,决定冰山飘去哪里的主要因素是露出水面以上的那10%还是水面以下我们看不到的那90%呢?一定是水面以下90%决定冰山的方向呀。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根据孩子的行为来决定我们的应对方法,而是应该通过倾听来了解他行为背后的需求。而倾听则需要做到“同频共振”。
例如孩子说不想学英语,太难了。我们通过倾听,原来他是不是不想学,而是觉得很困难。此时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掌控感,胜任感,孩子才会喜欢学习。
如何培养掌控感呢?就是聚焦他的具体行为,他在做正确的行为的时候,做正面反馈去巩固这个行为,将好的行为与好的结果建立连接,这样好行为就会变成稳定下来,从而变成习惯。
此时用到三个词:我看到,我注意到,我观察到。
例如我们发现孩子做题很快,不要夸他真棒,而是做出惊讶的样子说:“哇,这么快啊!我注意到你刚才学习的时候特别专心,果燃题目做的特别快。”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专心学习的好处是做题特别快。
总结一下,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有三招,分别是培养成长型思维,培养毅力,培养学习动力。你都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