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领导型团队,战术型团队,教练型团队,团队管理工具。
CMI是第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部门,从构思,组建,磨合,到后来持续改进,伪敏捷转型,共同经历了很多痛苦和快乐,我相信这份感情才是维持0离职率的根本原因,薪资,激励,公司文化,个人发展都是其次。就像10年在eStation的时候,刘帅对每个人,对团队和产品都投入了相当的感情,以至于八年过去了,他一句简单的叮嘱我一直记得。
一个团队永远是人与人的联结,其他的制度,结构,奖惩都是辅助,不可能指望做个制度,规定个结构,就能维系部门。只输入制度,萝卜和大棒,得到的团队是没有韧性的。
在CMI的生命周期里,我们在成立之初就对团队结构发展做了一个展望,可惜最后都没有对这个展望进行回顾,这里补上这份文件,聊以慰藉。
领导型团队
这是CMI最初的结构,我觉得也是大部分团队的选择。由于当时公司是强矩阵,PM是项目经理的同时也是部门经理。这种结构是PM集权式管理,优势在于信息集中,决策效率高,没有多余过程。PM对需求,进度,质量,资源,风险等所有信息全面把握,事情来了自己考虑清楚,分解掉就能指派任务开始做,团队成员做好螺丝钉就行了。缺点在于对PM要求较高,对团队成长没有帮助。感觉这种结构适合小型项目。
当时绝大部分部门也是采用这个结构,但是我观察到有些部门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就是PM让项目组外的干系人直接对接到项目成员,这个外部干系人可能是产品经理,可能是测试,UI设计师,甚至可能是客户。
这样一来就尴尬了,某个主程需要分配精力对接随时可能找过来的干系人,项目信息分散在PM和主程身上,并且信息不一定一致,主程可能对干系人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总之这种做法绝对弊端很多。我想,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并行多个项目,牺牲项目质量,换取更高的绩效。实际上这种做法前期确实绩效更高了,但是长久下去,会导致欠下的质量债越来越多,最终每个项目验收周期都拖长了,甚至验收风险也高了。
正确的做法是PM作为项目团队内外部信息交换的唯一接口。我们当时就是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信息统一,团队成员可以不受打扰地专注在业务上。对于测试生命周期的设计PM一个人跟质量部门沟通,什么时候开发,什么时候测试,测试分几轮,什么时候解bug,什么时候回归,哪些bug要解,哪些bug不管,只在PM手里调配,最终开发和测试的工作量都小了很多,对于需求管理PM一个人跟客户和产品沟通,起码可以阻挡70%的变更,流转到开发手里的变更其实都是影响很小的东西,除非真的是前期设计不合理或者需求工程失误了。我想这个原理应该是沟通渠道的减少,带来的消耗减少吧。
战术型团队
在领导型结构跑了一段时间后,缺陷慢慢显现出来了,就是团队成员得不到锻炼,而且随着项目复杂度增加,PM渐渐感觉有压力了。这时,当确认团队成员都准备好的时候,PM就开始不再独占项目信息,而是把信息分享,让所有人参与设计,不单单包括业务设计,系统设计,也包括测试设计,原型设计优化等,这样一来,所有人就像是一个球队,大家商量一个战术来应对比赛。但是PM一定还是要作为唯一的信息接口。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把项目变成了大家的,而不是PM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有设计和参与感,有更多学习机会,相应的缺点在于决策成本变高了,更关键的是对项目管理流程有了要求。在这种结构下,如果没有对项目管理流程进行固化和优化,很容易造成混乱,一旦混乱开始,项目可视度,进度和质量基本就要崩。好在我们在第一个阶段已经对项目流程进行过固化和几轮改进了。所以在这个阶段比较顺利,团队的工作情绪也比较高。在跑了几个项目之后,我们团队的测试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很快,也是在这个时期CMI开始不再依赖测试人员,蔡毅也同意CMI的项目不用经过测试部了,直接准出给客户。
教练型团队
最终我们实现了这种教练型结构的雏形,PM几乎可以做到旁观,团队围绕核心成员自主运行,PM需要的,就是团队给几个版本交付时间,然后提交给PMO审下就完事了,那段时间我整天就去找宇哥打嘴炮。
当时计划的下一步是开始扩张部门,把现有团队的核心成员升到PM岗,还是跟最初的团队做项目,只是补充个别新人进去,PM就另外再带一个新的小组。为了这个计划,CMI还在两个项目上施行内部PM轮岗,由核心成员直接担任PM。
但是当时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敏捷方法建议团队在5到9人,怎么在十多个人的团队里跑敏捷,同时又保持结构扁平,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后来发现在CSM的认证课程里有专门讲到这个话题,当时特别想去学。但是由于很多事情,CMI的生命周期就到一段落了,非常可惜但这也是很早就能推算出来的事情,有市场的原因,有公司的历史原因,也有我自身的原因,总之,我忽然体会到eStation项目里,刘帅把它当孩子一样的心情,CMI就像我的孩子。
团队管理工具
能力意愿模型
员工档案
情境领导理论
团队文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