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设计出他们真正需要的空间,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而不是束缚和过多的矫正,并提醒自己“孩子也可以是成人的父母,成人可以向孩子学到很多”。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教育家,她还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精通医学、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在教育方面成就尤其显著,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关于本书
本书是蒙台梭利最著名、流传最广的一部教育名著,也是一本教育哲学著作,将其教育思想加以理论化,澄清了以往教育学理论的种种误会,堪称蒙台梭利著作中最提纲挈领的一本,也称得上是深入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读本。
核心内容
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地、有意识地、自主地、独立地与外界环境互动来满足。幼儿教育应当回归儿童本位和实证精神。
要理解这本书,我们先要把握两个概念:一个是儿童本位,一个是实证精神。
什么叫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就是从儿童的眼光看教育。以往的教育大都是用成人的眼光看教育,认为儿童需要成人的教育,这就是成人本位。可这个眼光真的正确吗?能不能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呢?蒙台梭利发现,回归儿童本位,传统教育的很多困境将迎刃而解。
那么,什么叫实证精神呢?
在我们的印象里,儿童是没有责任感的,儿童天生不守纪律,儿童不能自律,这是来自成人的经验,但这些经验真的正确吗?蒙台梭利尝试靠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发现儿童的特性。
儿童本位和实证精神是《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核心,掌握了这两点,才能真正领会蒙台梭利的意思。
那么,蒙台梭利是怎么看待儿童教育的呢?
大约是在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的贫民区开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因为蒙台梭利看到当地有很多穷人是双职工,他们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些孩子肮脏、粗鲁、纪律差、没教养,当时很多人认为是这些孩子的基因差,没有可能再变好了,可是经过蒙台梭利的教育之后,他们成为聪明、自信、成绩卓越的孩子,从此轰动世界,那么,蒙台梭利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蒙台梭利的教学法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是秩序。比如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所有玩具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不利于孩子形成秩序感,应该把这些玩具分类摆放,这样你就会发现,每次孩子在玩完玩具后,会自动把东西收好。
第二个,固定的时间。蒙台梭利教育一节课是3小时,不要让孩子多于这个时间。
第三个,教室要根据儿童来设计。房间里的床、桌子、椅子要根据孩子的身高设置,如果在墙上挂画之类的,要和孩子的视线持平。
第四个,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给孩子准备比较小的衣橱,让他自己挑选衣服,整理衣服。
第五个,项目教学。只告诉孩子任务,耐心让孩子尝试。比如让孩子擦桌子,家长示范后,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过多干预。不断给孩子提出这些简单的任务,让他们亲自操作,家长只做示范者、记录者和保护者,给孩子示范,观察它的表现,并适时保护它。
第六个,让孩子等一等。“等”也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那么玩具不一定要买两套,一个孩子在玩的时候,如果另一个孩子也想玩,就必须在旁边等。
对儿童来说,成人的世界并不适合他们成长。
蒙台梭利通过她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特点:
第一个,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到儿童敏感性的指导的。
第二个,儿童有两重秩序感,一个是外部秩序,一个是内部秩序。儿童是通过外部物体的秩序去认识他周围的环境,然后去理解和感知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
第三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内在感知。
此外,蒙台梭利通过在罗马开办的“儿童之家”,她也有了一系列发现,她发现儿童其实跟我们印象中的有很大差别。
第一个,像前面我们讲到的,她发现儿童不是不讲秩序,儿童的天性其实是讲秩序。比如,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爱乱放东西,放完了就忘,大人跟着收拾都收拾不过来,但蒙台梭利在实践中发现,在培训班中,每次孩子们玩完玩具,都会将它们放回原处,整齐地码好,虽然没人要求他们这么做。前提是一开始东西就会放在应该放的地方。
第二个,儿童天然有尊严感。很多家长觉得,小孩没有自尊心,有些毛病怎么批评也改不了,但蒙台梭利发现,培训班中的孩子很在意别人的感受,通过反复练习,他们就能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第三个,蒙台梭利还发现,儿童爱学习,也有自控力,而且儿童的耐心比大人强。我们常说,小孩子三分钟热度,做事没耐心,可蒙台梭利却发现,孩子们通常会几个小时地搭积木,一次次失败,他们会一次次从头再来,如果是大人,早就烦了。
通过大量的实证观察,蒙台梭利发现:我们传统教育试图培养的许多优良品质”,比如好奇心、耐心,其实是孩子本来就有的,只要成人们能鼓励孩子按照他们的天性去发展就足够了。
蒙台梭利认为,我们应该试着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孩子,因为成人的世界与孩子的世界完全不同。
具体来说,成人在阻碍儿童成长方面,有三个常见的误会:
第一种误会是:孩子太小,管理不了自己,需要大人的帮助,等他养成了好习惯,大人再给他比较多的空间,会不会有利于他的发展?
父母说孩子管理不了自己,多是主观经验,并没有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和意见。
在一般情况下,成人的管理是单向的,只有利于成人,不利于孩子。
蒙台梭利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有点夸张的说法:孩子是成人的父母。意思是说,父母不要只想孩子向父母学习,父母也要向孩子学习,孩子们的单纯、孩子们的乐观和专注等等,其实不都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已经不具备的吗?孩子们能完全超脱于功利之外,他们能从这世界中发现乐趣,可有多少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呢?
第二种误会是:幼儿是一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抓紧了怎么行呢?
其实,蒙台梭利在办平民学校之前,曾在弱智儿童学校当校长,她发现,许多弱智儿童在智力上根本没问题,可他们普遍缺乏自信、无法集中精力、丧失学习兴趣,换句话说,他们的问题出在心理上,不是出在智力上。在蒙台梭利的帮助下,很多所谓的弱智儿童修复了心灵创伤,回到普通学校中,反而成了学习尖子。
在我们的社会中,成人很少意识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蒙台梭利的建议是,父母与其费尽心机帮助孩子提高智力,不如给孩子一张舒适的床,那样,孩子将有一个舒适、安心的所在,而当他的内心不再焦虑、恐惧时,他的智力自然会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种误会是:父母应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不严格教导,改变他身上的种种毛病,孩子就会变坏。
我们首先要搞明白的是,道德是父母灌输给给孩子的,还是在孩子的内心中本来就有道德感?事实是,孩子所拥有的道德品质往往是他们的父母所无法比拟的,他们诚实、单纯、善意,更重要的是,孩子愿意服从大人,他们爱父母。爱是生命的本能,孩子之所以拥有更多的爱,因为他们的本能更强烈,父母应该保护好孩子的这份爱。
那么有没有一种现实的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成长呢?这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二是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师。蒙台梭利指出了教师真正的任务,那就是教师必须意识到,要帮助一个儿童,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能使他自己自由发展的环境。教师要正确处理自己的教育工作,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待儿童的态度。
在家庭教育方面,蒙台梭利认为核心是,成人也应该给孩子一个充分自主、放松的环境,不厌其烦地示范正确的做法,多观察少教训,让孩子真正玩起来。
蒙台梭利发现,在某些错误的教育下,许多孩子发生了心理畸变,其中很多畸变还被误会为聪明、反应快、想象力出众。这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警惕。
蒙台梭利在书中总结了五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畸变:
第一种是神游:当儿童没有目的并且随意漫游时,他们就会处于空虚、发呆和混乱的状态中。
第二是障碍。
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可进入职场却屡屡碰壁,不善于沟通、自视太高、不会表达自己。实际上一个心理畸变的儿童会失去对自己心理的控制,也无法充分展现他的智力。这种畸变的心理会让孩子在自己心里筑起一座高墙,阻碍儿童理解和接受外来的观念。我们称之为“心理障碍”。
第三是依附。
很多孩子很乖巧,但离不开大人,特别“缠人”,什么事都等大人批准或帮助,富家孩子最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因为父母代劳惯了,让孩子彻底丧失了主动精神,这也属于心理畸变。
第四是权力欲。
很多孩子从小就体现出较强的权力欲,喜欢发号施令,这在父亲去世较早的孩子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从表面上看,他们自尊、好强、自控力强,但人的欲望是不断在膨胀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权力欲很难得到满足,所以权力欲强的人会感觉痛苦。
第五个是自卑。
相比于成人,孩子实在太渺小了,所以他们天生就怕大人,如果大人不断限制、防御孩子,就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从而产生深深的自卑心理。
最后要强调一点,这是一本学术书,其中一些理论也存在争议,
但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
让父母、成人开始意识到儿童本能意识的价值,不要轻视孩子,要试着去了解孩子,要像尊重一个成年人一样去尊重孩子。
蒙台梭利还让我们认识到,
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智力成长,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