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草情节 (2015-11-05 18:51:29)[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 杂谈
看了斐然的《我的干草垛》,触发了我的拾草情节,像是被拽开了的珍珠项链,洒落了粒粒童年的回忆……
70年代的非农业户口家庭,享受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待遇,每个月都有国家供应的商品粮,基本上能够满足四个孩子的吃食,但是当年劳动服务行业欠发达,孩子的吃食全部要靠母亲手工烹调。说了半天才进入了本文的主题—家里烧火的问题,虽然有国家供应的煤,但是质量很差,火苗起的很低,火烧的不旺也关系着食物的味道和吃饭的速度,且烧煤必须有引火草,这些只能靠自己解决,放学之余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拾草和穿树叶子。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秋假时在地头田尾就留下了母亲和我们忙碌的拾草身影,当年居住的村子是平原,既没有高山森林也没有大片的草甸,只有零零碎碎的野草,妈妈给我们准备了得力的工具竹耙子和长铁丝引绳子,这样一来,大孩子用耙子可以耧住所有的苦草的树叶,用铁丝扎树叶子一片一片戳起来串起来,一根根长长的树叶串被孩子们拖着到处跑,大家在比赛谁的长、谁的多,这也成了小孩子们的游乐项目了。记得我拾草时很卖力气,不到半天就能拾满一大篓子,弟弟身体弱总是拾不满,但是聪明的弟弟为了应付家长检查搞了几根木棍撑在篓子里,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被爸爸用手一掂量就识破了弟弟的[em]e400832[/em]小伎俩…… 印象最深的是家里吃饺子时我和弟弟妹妹们到处捡草棍的快乐时光…… 当年物资匮乏,平时饺子可是孩子们不可多得得美食,一听说要吃饺子,孩子们撒欢儿的去村子里外捡草棍,大家便捡草棍便快乐的哼着根据《八路军进行曲》改编的《捡草棍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捡草棍,锅里头煮着饺子,锅下面烧着炉火,我们是一支快乐的队伍……大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分头跑向村里村外各个角落,一会儿功夫一大抱草棍就送回家,红红的炉火中映照着孩子们一张张迫不及待的😊
71年我随四姨去了吉林,一下火车就被满山的树枝柴草和厚厚的草窝惊呆了,天哪,这么多草怎么没有人拾啊,真想拉一火车回去,母亲可以十年不用拾草了……
直到现在,每当山间小道散步时看见厚厚的松枝和树叶总是能触发我的拾草的情结……
40多年过去了,每每回忆童年拾草,心中总是如阳光般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