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从3月到12月,我持续记录了自己的早起早睡时间并不断改进,最开始的目标是00:00-7:00,12月的目标是22:20-5:50,10个月的平均起床时间是6:22。相比大学的时候过午不起,被同学称为过的是美国时间的我,现在终于变成一只早起鸟了。
早起早睡最基本的原因还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大学没熬夜的日子远远数不过熬夜的日子,同学给我贴的标签之一就是"夜猫子"。熬夜对身体的伤害虽然看似没有很明显地报复我,但是会蚕食我的根基。所以,现在培养早起早睡也只是在恢复正常而已。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自己持续的努力,而毁掉是轻而易举的。想想大学之前规律的作息在进入大学后毁于一旦,熬了四年粥,现在要恢复起来,自然要费些时日。
早起的时间不受打扰,可以有大块的优质时间做一些促进自己成长的事情,这是我要早起的另一个原因。大学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晚上的效率最高,所以先浪费很多时间等待凌晨的到来,其实回想起来不过是自己那时心不静,很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干扰,所以大晚上的先等环境静了,再等自己心静了,才开始做事情。早起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早晨是环境静+心静的绝佳组合,我最开始早起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后来写日记、做计划也放在了早上,现在,我也用早晨的时间来写东西,比如这篇总结。日积月累,我做了什么时间看得到。
最开始参加晨型人活动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坚持10个月,当然,10个月也算不了什么,早起早睡是要持续做到才有效的,这样偶尔的崩溃才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而且,我离既能早起又能自然醒的境界还远着,2015将继续早起早睡。这10个月让我再次明白“感受≠事实”,如果回到3月问自己:你能坚持10个月来培养早起早睡的习惯吗?我一定没有多少自信回答yes。但是事实证明,我可以。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我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光凭想自己能不能做到是没有用的,要真正脚踏实地地去做。
培养早起早睡的习惯也让我从实践中学会了PDCA循环。首先,制定一个月的早起早睡目标和计划;然后每天执行并打卡,如实记录情况;按周/小阶段(如10天)进行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再实践解决方法来优化习惯,如此循环不断改进。一开始我只做了月总结,学习周期太长,后来才分为阶段性总结,及时记录问题分析问题,更快地实践解决问题。所以最后几个月是目标达成率最高的。
习惯养成是系统工程,早起早睡并不是孤立的一个习惯,锻炼就能对其产生增益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而我一开始的阅读习惯又受制于它,因为我安排的阅读时间是早晨,如果不能早起,我当天的目标可能会达不成。其他的因素,比如自然光照、喝水量、入睡环境和习惯、生物钟、压力、情绪等等都会对早起早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感谢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中途的失败和崩溃让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悦纳失败、拥抱变化,并将持续努力。
参与社群活动是培养习惯的好方法之一,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相互学习鼓励,不断改进。感谢这10个月来一起走过来的小伙伴们,感谢你们的陪伴!同时也要感谢前辈们对习惯养成方法的分享,如战隼、易仁永澄、褪墨等等。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