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
之所以有人优秀,那是因为他们渗透“时间管理”的底层本质不同。
每当谈到时间时,大部分人都感叹说时间过的太快,2020年似乎刚开始,就已经过了一半。
每天醒来,感觉等待自己处理的事情总做不完,尤其是很多时候,面对堆积如山的事情时,自己完全无从下手。
我们每个人对时间的流逝无能为力,没有谁可以操控时间,但是人却可以管理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工作效能不一样,其本质就是时间的自我管理。
关于时间管理方面有很多常见的方法论,比如番茄钟、重要/紧急四象限、GTD……这些都很好,这里不做细分,今天主要时间管理的底层逻辑,希望对你有帮助。
01 区分事情类型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忙”似乎成了每个人的代名词,每天都是上班忙、下班忙,总之,生活中就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当你面对一团乱麻时,你可以大致分一下类:“必须做”和“我要做”。
“必须做”的事情就像日常吃饭、睡觉、上班一样重复性不可或缺的事情,工作上也是一样,比如说:打卡、开会、汇报..........
阿良认为:
工作中“必须做”的定义是为了维持生活或机构正常运转不得不做的事情;
而“我要做”是指内心想要做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假如有一堆乱麻不找到头,只会是越理越乱,很多人每天之所以不堪重负,那是因为大量的时间都被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琐事填满,如果不加以分门别类,只会让事情愈加繁琐。
有个朋友在一家公司做文职类工作,每天的工作虽然不复杂,却特别繁杂,这些让朋友特别痛苦不堪,经过沟通才知道,原来她的烦恼来自于向外和向上沟通,两头的问题都积攒自己这里没有消化,信息管道没有疏通,自然形成堵塞不堪的局面。
生活中经常有这种现象,每当你想歇口气的时,很多事情又自然而然的冒出来,让你感觉这就是无底洞,每天除了挣扎,就是煎熬。
吞噬一个人的并不是时间,而是那些杂乱无章的事物,同时,把你的精力分散到日常琐碎和平淡无奇的事情上。
当你也有这种困惑时,不妨试试,把你的日常“必须做”的事情提炼出来,优先完成,再根据剩余时间安排“我要做”的事情上。
【细分类型】
“必须做”的这件事没有任何理由延迟或耽搁,高效人士都能把事情分类处理,然后再逐个击破,类似于“四象限法”,如果不做则会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情。
我们再细分一下,针对“必须做”的事情能否外包、移交,你自己充当的角色是执行者还是管理者,或者利用其它资源来完成这些“必须做”的事情。
最后一步是化整为零,将一天所需要完成“必须做”的事情,进行细分之后,找找共同属性,再分门别类进行集中处理,既能高效、又能完成任务。
然而,当你这些日常事务细分之后,你会发现你找到这堆乱麻的头绪,集中精力处理,然后就可以直接破获时间管理的黑洞,重获时间上自由。
02 以目标为导向
以目标为导向是承接上一个“必须做”的话题,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预估事情的目标和结果,以及你所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后获得的是否自己想要的结果。
比如说买菜做饭,这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情,结果就是为了垫饱肚子,其次再是享受不同口味带来“味蕾”的享受。
假如你带着目标感去完成一项任务,你会发现做这件事情更有意义和价值,当你缺乏目标感的时候,你只会是在煎熬时间,过程只会是敷衍了事。
对于那些有目标感的人而言,不仅仅是慢慢为了完成任务,更多的是思考,思考事情的本质和意义,甚至未来的走向和价值。
借助目标感的牵引,可以让你跳出现有的圈层,引发更多的思考,比如说:我想要什么?我应该怎么做?需要哪些资源才能达成目标?
比如说上班工作,目标是赚钱,更深层的目标是提升价值赚更多的钱,用钱来做什么?改善生活条件,实现财务自由等。
【目标分解】
同样一件事两个不同的人处理结果不一样,有的时间高效,有的效率低下,其本质原因就是其掌握的方法论不同,比如说时间管理、目标分解。
职场顶级高手都懂得如何目标分解,任何一个看似很难完成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就没有那么难了。
举个例子
比如说特斯拉CEO马斯克载人火箭计划成本降100倍,原来送一个人上火星的成本是1000万美金,,目标是10万美金,成为人人都能坐得起的火箭。
马斯克分为三步完成
1、增加机舱容量,原来是5-6人,现在设计成30人左右,预计成本降低5倍。
2、制造和工艺成本缩减50%,成本降低2倍。
3、最后一步10倍是通过回收火箭来完成。
以上就是马斯克通过目标分解来完成这个伟大的目标设想。
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了解赋予事情本身的意义,以及思考更高层次的思维,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逐步去完成。
最后,跟随“目标”更容易击穿实物的核心,目标分解相当于登峰的云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你不断成长、进步的关键。
03 预支时间标签
你可能每天需要待办的事情有很多,可能你按照事物性质分门别类,或者目标也已经做了分解,似乎对解决时间管理作用不明显,那么接下来一步就至关重要了,这一步是:预支时间标签。
所谓的预支时间标签,就是对每天所需要待办的事情里,增加预估开始和完成,你也可以理解为计划性预演,走一个彩排的过程,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时间管理效率。
在你待办事项的清单中,提前将事情做一个规划标签,根据不同事情的“场景”,提前设置好指定路径,把所有事项呈现出来之后,每到一个时间节点,大脑自然而然该去完成什么事。
按照不同项目种类之后,你所思考的事情,都会给你一个及时的反馈,通过反馈,你不断修正,最后,直到完成任务为止,类似于一个PDCA的循环。
比如说你本周上午10点有一个半小时的项目评审会,那么你的即时标签就是周五=十点=项目评审会=30分钟,通过这个标签则一目了然。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事情比较多、比较杂的人群,提前建立应用场景,以不至于小事浪费时间,大事给耽搁,久而久之,最后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完成。
【实时刷新】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种固定模式确实比较好执行,但是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事都是按照想象中来,比如老板临时工作派遣、客户投诉等问题。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职场中比较常见,那么这里有一个工具叫做“实时刷新”,就是根据实际中情况随时调整,毕竟所有事情并非一成不变。
比如说你工作半天之后,可以已经完成的事情划掉,把新增的事件根据性质进行分类排序,全部重新打乱重组,其本质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
只要你掌握了这种时间管理的方法论,无论事情怎么乱,怎么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好比一个武林人士练基本招式一样,掌握其中的武功秘籍,什么招式都能应付。
04 写到最后
时间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个人效能,有效并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这就是时间管理的意义。
谁也无法延长你的时间,能做的就是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论,让你的时间更值钱,工作更高效。
最后,希望你早日打通时间管理的底层逻辑,早日走进时间管理的大门。
关注职场、关注成长,每日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