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对你的信任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
我们今天聊一下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建立信任之前你得先连接一些人,社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建立社群引流的过程你可以理解为是把人存在你这的一个过程。那为什么要存人呢?
你发现银行是很赚钱的,它就是把很多人的钱都存在他那儿嘛,很多人怕有风险,所以也把钱存到银行,然后等着钱贬值;把自己存在单位,然再把自己用时间换的钱再去换商品,也就是把自己在存在沃尔玛、家乐福、存在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石油、中石化,也就是说——我们变成会员去消费。
你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企业实际上是存了最多的人,也就是最多的消费者在他那里消费。而绝大多数消费者呢?他们整天想的就是如何去省钱,没有想着如何把消费者也存到自己这儿。
在以前,可能建立一个消费群体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社群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易地做到了。你可以通过一个内容、通过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和理念,就能把那些想法相同相近的朋友聚到一起。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性格很内向,我不擅长和人建立关系。”实际上你只需要确定这样做是不是有价值,然后去做就可以了,你就会越来越擅长。永远都不要找借口,虽然说很多人找借口的技术已经修炼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
我们先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分为哪几类?总共有五类:
第一类叫陌生人;
第二类关系就是认识的人;
再进一步就是熟悉,变成熟人了;
第四层关系叫信任,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很多熟人,但是能够彼此非常信任的人会少一些;
那五层关系就叫忠诚的人际关系。
而这五层关系呢,它是逐层递进的。我们通过社群是可以过滤出来志趣爱好跟你相投的人,这本身是打下了非常好的信任的基础,但是要想达到真正的信任还需要一层一层的递进,也就是说还得从陌生人到熟悉。
那我们想想看:我们是怎么从陌生人到认识一个人的?是不是在某一个场合或者是在微信群里面,我们加了好友,那我当我们之间交换了3到5个基本信息,比如说叫什么、做什么,在哪个城市?你发现当你了解了一个人的基本信息,他也了解了你的基本信息以后就算认识了。以前是互相交换一个名片,现在互相加一个微信就可以认识。
但是,两个人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而且如果你不做一些记录的话很可能过几天彼此就忘了。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实际上是非常浅的,几乎就是过眼云烟型。
那我们再想想我们身边那些熟悉的人,我们是怎么从认识进一步到熟悉的呢?一定是见面的次数或者通过微信交流的次数。你发现所谓的熟人就是你感觉对他很熟,原因只能是你更了解他的更多信息。也可以说你会了解一些半公开的一些信息,比如婚姻的状况啊、他的爱好啊、家庭啊、职业呀、收入啊,他喜欢看的书啊、眼镜片的度数啊、得意的经历或者最喜欢做的事儿、孩子的一些情况。
你有没有发现啊,你去车行,很多的销售顾问或者房产中介,他们在客户交流的时候,往往会把客户留更多的时间。那这个时间是干什么呢?就是用于交换更多的信息,有的时候只是闲聊。但是这个闲聊是很关键的。因为更多的信息就会使两个人变得熟悉起来,从而产生情感上的连接。很多商业的谈判,包括一些猎头公司去挖角实际上他的成功率最高的时候是在见面交流5次以上的时候,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信任的建立就是关于更多的、更深入的了解一些信息。
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的量和质。因为信任的信这个字呢,信不就是“人言”嘛,“人言”其实就是信息的意思。也就是说,一旦两个人交往一段时间以后,彼此的信息都交换过了,当信息量足够大、程度足够深、范围足够广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就形成了“任”,就是信任的任,意味着没有约束、没有拘束,很任意、很任由。所以,最简单地来说,和人们建立关系没什么奥秘可言,就是多交流多交换信息。
有的朋友可能还是觉得自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是问呢还是等对方说。因为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啊,他在人际交往中都是比较被动的。但如果你直愣愣地去问人家好像查户口似的,别人也不舒服。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你先介绍自己。你想换什么信息,你先告诉对方自己有什么。比如聊天的时候,如果你只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做什么的,然后对方他自然而然地也介绍一下他自己的名字和做什么的。那这种交流就不容易拉进距离。我们不经常说嘛:对人要真诚、要诚恳,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而且大家也都认同。
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他就会给人感觉比较诚恳,而有的人好像你感觉不到,你知道原因在哪儿吗?因为诚恳它不是一个理念,它是一个动作。也就是当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你加上更多的个人信息、正向的内容。比如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你可以说:“我的名字是谁取的,它是什么含义。”你多说一些半公开的信息的时候,人们就会感觉到你这个人比较常态。因为你跟对方说了一些好像只有朋友之间才会说的信息。
比如说别人问我老家是哪儿的,如果我光说是黑龙江的,这样的信息量就不够;如果我说我是黑龙江的,从小出生在宝清县,父母是那边的支边青年,所以在农场出生、然后长大,到14岁回到了勃利县。出来了这么多年一到东北菜馆,有的时候还容易点那个酱茄子,虽然油比较大。
你发现你把自己的一些喜好也都告诉对方了,你再问对方是哪儿的人的时候,你觉得他会说出什么样的信息啊?他就不会单单地说自己是湖北人,可能也会介绍一下自己的一些喜好啊、喜欢吃什么,那你们之间的信息交换的量和质就提高了,熟悉度就会加强了。
所以,交换信息的时候,你想换什么要先告诉对方自己有什么,多说几句自己的情况,这样聊天过程中就会找到共同点。因为人都喜欢喜好、想法和自己相同相近的人;另外人比较熟了以后,适当地透漏自己的一些个人的信息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的方法。
我前段时间在天津,和一个房产中介闲聊的过程中他就聊到了,他应该在七八年前在沈阳就买了一套房子,因为那个时候他觉得沈阳房子比较便宜。我说:“那你房子是不是买合适了?”他说:“没有,那时我买4000多1平米,现在呢2000多一平了,因为那块人很少。”
因为要一起在等一个人,所以我们继续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在无意中他就聊起他也准备在天津再买一套房子,但是由于自己资金不够,有可能就是在外环以外买。那现在看中了一两个,还不是特别满意,所以他就决定再过三四个月然后自己再买。
你像他提到自己多年前买的那个房子,房价跌了,然后自己现在准备买但是钱不是很够,这都属于比较隐私的问题。但他聊完这些就无形中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感觉到他是非常诚恳的一个人。当然,在人际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说你要用太多的技巧,我还是相信人和人之间真实和坦诚是最有力量的。
另外,我们想要和更优秀的人去交往,还需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因为我们如果很努力,输在形象上就不值了。
有的时候,自信心也会影响我们和人们交流的效果。自信也是练出来的,越是不敢表达的时候越应该表达,越没自信的时候越要和那些有自信的人去交往,然后我们内心的力量就像肌肉一样,不知不觉可以锻炼的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前面提到了关系升级,从认识到熟悉,关键是交换信息的量和质;另外呢,在交换信息的时候你想得到什么信息你先给出什么信息,而适当的一些个人隐私的信息会增加彼此的信任度。
那我们再把信任度进一步地解剖和分解一下,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你对一个人的信任度或者别人对你的信任度究竟是来自于哪些方面。
信任度的建立是由几个关键要素决定的,也就是:信任度=(信用度+可靠度+亲密度)/自我中心,大家把这个公式记下来,信任度等于信用度加上可靠度,再加上亲密度,再除以自我中心。
这样一分解呢,就像一栋房子,你把它分解开你就知道它有哪些关键的要素组合而成的。
信任度也是这样。比如说信用度,什么是信用度呢?一谈到信用大家会想起什么?就是信用卡,也就是银行呢它最关注我们每个人的信用度,它要给我们办信用卡或者给企业贷款的时候,也是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和个人的信用度。那这个信用度就是偿付能力。但是有的人有偿付能力,有的企业有偿付能力,赖账的有没有呢?当然有了。那如果出现赖账的情况下,你发现啊,有些人借钱借的时候说得很好,然后到还的时候呢,他可能会有这个钱,然后他不愿意还。那你觉得这个人在你心目中的信用度会不会打折扣呢?肯定会的。
有的人可能感觉,说反正我们的关系也不错,我借你的钱也不多,然后呢就不了了之了。实际上,这对自身的信用伤害是极大的。因为它不是钱的问题了,是一个人信用的问题。所以呢,一个人讲不讲信用就会影响到别人对他的信任度。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影响信任度的叫可靠度。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现在经常接快递,这个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呢,你有一个商品,你问他什么时候能送来?他说下午两点就能送到,结果下午6点呢还是没到。你打电话问,他说明天上午能送来。结果到了明天上午又没送到。那你觉得这个人的可靠度会不会打折扣呢?也就是当一个人,他答应一件事并不能够兑现的时候,他的可靠度就会下降。这个可靠度下降会不会带来信任度下降呢?所以我们说,一个成熟的人不会轻易许诺,但是一旦许诺了,哪怕兑现这个承诺要付出代价也一定要兑现承诺,这个就是可靠度。
还有一个是亲密度,这个很好理解,你发现跟你情感越接近的人那个信任度是基本上成正比的,是这些要素综合而形成你对一个人的信任度。
举个例子来说:你现在有300万的现金准备从你的城市送到1000公里以外的另外一个城市,而且必须要人工来送。有3个人选:一个是你企业工作了十几年的老会计,另外一个是你80多岁的老娘或者是老奶奶,还有一个是专业的安保公司,是很有信誉、专业的押运机构——~那你会请谁呢?
从信用度和亲密度的角度,好像是应该请自己的妈妈或者奶奶。但一般我们不会选择让她们送,为什么呢?因为可靠度不够,这个年龄她可能到了地方都忘了自己来是干什么的了。
那会不会请老会计呢?你会发现你脑子里在衡量、选择谁的时候是这几个因素在起作用:信用度、可靠度和亲密度。如果是30万、50万,让会计送的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300、500万呢,在可靠度上有的人可能就会有些思考、有些动摇。
那这里面还有一个除以自我中心,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信任度等于信用度加上可靠度加上亲密度,还要除以自我中心。比如说这300万只能由你两个哥哥其中一个给送去。那大哥每次你们聚会的时候总谈论着要有钱了怎么孝顺爸妈,而且平时总愿意去帮助兄弟姐妹;而二哥他总说等我有钱了以后我要送我儿子出国留学,平时也不愿意帮助别人。那你会选择谁去送的300万呢?我想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大哥。为什么呢?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自我为中心越多,给人们带来的信任度就会越少。
你发现建立社群呢,实际上就是首先关注为别人创造价值,这样我们就开始从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以他人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这时候是最容易建立起和人们的信任关系的。所以在人和人交流的过程中呢,也多谈论对方的需求。信任度的建立除了多交换信息之外,我们要从信用度、可靠度、亲密度和除以自我中心上多下功夫。
〖感悟分享〗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个层次:陌生--认识--熟悉--信任--忠诚。建立信任就是要不断提高关系的层次,信任的程度就是交换信息内容的量与质,同时,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的自信心。建立信任度的公式是:信任度=(信用度+可靠度+亲密度)/自我中心。
社群是人们之间建立连接的最好模式。要求我们从自我为中心转移到以他人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要学会为别人创造价值,就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做一个提升者,能够增加甚至倍增他人的价值。任何成就都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都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建立连接是第一步,以他人利益为中心为他人提供价值是关键,这样即可赢得他人的信任,这也就相当于把“人”存到你自己的“银行”里,以便增加甚至倍增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