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减压方式,约上三五老友,找一个合口的馆子,喝上几杯老酒,那感觉真是浑身舒爽。饭桌上聊的话题除了谁有些特殊情况外也基本没有什么固定的,大到国家大事,国际关系,小到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因为我不善社交,所以经常相聚的人都是从孩童时代一起长大的,所以我们每次聚会一定会聊到的话题还是上学时候的有趣事儿,虽然听过无数遍,但每次听到还是觉得非常好笑,我想就是聊上百次,我们也不会觉得腻。
最让我感到厌烦的就是工作应酬了,虽说形式上基本都是吃饭,喝酒,但跟朋友聚会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相比朋友聚会的放松,工作应酬简直就是煎熬,从生理到心理都感觉无比的疲惫,一群虚伪的人,挂着虚伪的笑,说着虚伪的话。每次应酬完毕,当我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做一次深呼吸,脑子里一定会想到,妈的,真是一群混蛋啊。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但是,再厌烦也还是要去,为了生活没办法嘛。
还有一种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就是在朋友聚会的饭局上有我不熟悉的人,他们的角色一般是朋友的朋友。这种饭局给我的感觉像是开“盲盒”,如果这个跟我“同频”,在聊天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共振”,大家聊得就会非常愉快,我也能感到放松,舒服,就像盲盒抽到了隐藏款。既然是开盲盒,那就不可能次次都能抽到自己喜欢的,其中最让我厌烦的是两种,一种是“好汉总提当年勇型”,这种人的句式一般都是我当年如何如何,那现在为什么不行了呢?他们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小人作祟,而且出奇的一致。
第二种吹的方式就比较巧妙了,他们不会说自己曾经或是现在有多辉煌,而是说他认识的人如何如何,无非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抬高自己的“身价”,让大家高看一眼,他们的句式也很相似,认识的人做生意挣了多少钱啦,认识的人是政府官员啦。唉,每次遇到这两种人都让我头皮发麻,因为是朋友带来的人,再烦也要保持一种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看着他们口沫横飞,我还要频频点头。有这两种人在场的饭局,我没有丝毫享受只想尽快了事。
通过遇到这两种人的频率来看,我发现这好像是男人的通病,以前总听人说男人爱面子,爱吹牛,不过我觉得爱面子不是问题,因为我对爱面子的理解就是不管生活过的怎样,衣服,发型,一定要干净利索,做事上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不过,爱吹牛这个毛病一定要改,这个毛病是真招人烦呀,还有那种饭局上越是有女人在就吹的越厉害的人,我觉得还是改掉的好,因为我不大相信有哪个女人会对吹牛的男人产生好感。
以前我觉得之所以经常碰见这种人的原因是我层次太低,水平不高,我总认为那些教授,学者等层次较高的人,聊得话题一定非常有深度,有意义,但是现在经常能看到网上爆出一些专家,教授的腌臜事儿,我想他们的层次也就那么回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