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以《小窗幽记》的内容为素材练字,以下内容摘自卷一:醒。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译文]
对于美和丑心里分得太明白,就与事物不相契合;对于贤良和愚笨分得太清楚,也让人不可亲近。应该是内里精明,而外在表现出圆融朴厚,使美与丑、精明和愚笨都得以平衡,都能够得到各自的好效用,才是上天造物的德性和度量。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
遇到大事和难事,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的能力;在逆境和顺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襟怀度量;到喜事或怒事临头,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人群里议论纷纷之时,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见识和见地。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译文]
在夜气清爽明净的时候,人容易发现自己的良心,而真情是在简单的饮食细节之中可以显现的。所以我与其要求别人,不如让人自己反思;我与其攻击别人,不如使他自己露出破绽。
人之嗜名节,嗜文章,嗜游侠,如好酒然,易动客气,当以德消之。
[译文]
人们爱好名节,爱好文章,爱好游侠,都像爱好酒气一样,容易引发自己的血气,当修养德性来消除它。
(客气:宋儒以心为性的本体,因以发乎血气的生理之性为客气。)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译文]
善于沉默就是能言善辩,知道韬光养晦就是知道如何显现自己,混迹于俗世就是藏身,能安心就是舒适的境地。
士人不当以世事分读书,当以读书通世事。
[译文]
读书人不应该因世事分心导致不能专心读书,应该通过读书来通晓世事。
调性之法,须当似养花天;居才之法,切莫如妒花雨。
[译文]
调养性情的方法,就像轻云微雨的天气一样柔和;培养人才的方法,一定不要像狂风暴雨一样残暴无情。
(养花天:指春天牡丹开花时节。因天多轻云微雨,适宜养花,故称。)
(妒花雨:摧残鲜花的骤雨称为妒花雨。)
其他临字练习:《九成宫醴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