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一部海军题材的电影《红海行动》火了,火得出人意料。
01
“我特别敬佩两个职业,一个是军人,一个是战地记者。”海清在受访时如是说,于是在《红海行动》中,她扮演了一个与军人并肩作战的战地女记者,突破了以往“国民媳妇”的荧屏形象。
在《红海行动》中,海清所饰演的战地女记者夏楠,倔强、固执、不听话。她不顾报社主编劝阻,不惧生命威胁,追求新闻真相;为了追查危险核原料“黄饼”,她拒绝转回安全地带,坚持跟蛟龙突击队前往人质营;战火纷飞里,她不听命令,为了救人被爆炸的黄土掩埋。
哪怕犯了错,她依旧敢横着脖子直面蛟龙突击队队长杨锐(张译饰)的斥责。
“如果你下达的命令是错误的,怎么办?”铿锵有力的质问,令人印象深刻。
但,这并没有令观众厌恶。
因为她真实而立体。
为了营救人质邓梅,夏楠主动提出用自己进行交换。在最后的决斗中,她不仅协助杨锐用坦克攻打敌人,更持枪上阵。
然而,如此坚韧的夏楠,在得知自己唯一的助理阿布被恐怖分子残忍杀害时,她是那么的愤怒、悲伤、无力、绝望。不顾脸上的伤口和泥沙,她把脸深深地垂在掌心里,用手用力揉搓自己的脸。
坐在门槛上,眼里噙着泪,她无助地说,“其实,我谁也保护不了。”看得人特别心疼。
紧接着,她竭力用平静地声音说,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也是死于恐怖袭击中,什么都没剩下,只有一串蓝色的小手链被她捡回来,一直戴在手上。
夏楠发誓“一定要和恐怖分子干到底!”说罢,她一拳打在墙上,刚毅得如同一个女战士。戏外,这一拳导致海清手腕受伤淤血、手部骨裂。
在最后的决斗中,夏楠依旧没有听话留在原地,而且还负了伤。
我想,夏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践行她对主编说的那句话——总有一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02
什么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或许有个人能给出更好的答案。
她就是袁文逸,东方卫视原首席记者,在2011年至2015年被特派至利比亚、叙利亚、埃及、乌克兰等地进行国际战地报道。
如果说《红海行动》中夏楠追求真相的行为尚且带着国仇家恨的悲壮,那她的现实真人版上前线的原因则略显平淡,没有戏剧和跌宕,理由特别简单。
“趁我现在还跑得动,我一定得去。”
2011年,30岁的袁文逸主动请缨去前线,为了新闻理想,她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推到战争的风口浪尖上。
那年夏天,袁文逸第一次去利比亚,也是第一次到战场,一待就是119天,走过了所有的主战场。
四个人三件防弹衣,为了不让自己的伙伴比自己更危险,119天里,他们谁都没有穿防弹衣。
在战场的5年,几乎电影里所有的战争场面,她都经历了。
冰雹火箭弹曾在她两百米开外的地方爆炸,伴随硝烟和巨响,巨大的热浪裹挟着沙哈拉沙漠里的沙子一下子扑到脸上;狙击枪的子弹曾从她的头顶嗖嗖地飞,震动着把空气都撕裂了;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她还曾经历连环汽车炸弹,整条马路血流成河;在连夜撤出顿涅茨克的时候,刚搭上逃命的火车,一颗流弹飞来就击中了她手边的玻璃窗,让她差点没了命……
她在战地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却不曾有恐惧,一心只想着发回一手新闻报道。一条时间8分钟左右的新闻,整个团队几乎要画上近一个月的时间拍摄和整理素材。
这短短的几分钟新闻里,悬着的是袁文逸和同事们的全部性命。每次进到军事交火区采访,她都会签一份“生死状”,保证一切的死亡、受伤、失踪等意外情况,都由袁文逸个人承担,和该国组织无关。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因为越近越危险。
为了“足够近”,他们不知多少次直面生死。在一次采访中,炮弹从天而落。袁文逸立马想喊搭档摄像李彦君快跑,而对方却正在拍另一颗炮弹着地,在那一瞬间她如梦魇一般,喊不出声音来。那一天在回到驻地的途中,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交谈或休息,一路沉默无言。回去之后,袁文逸把所有人叫到一起开了个会。
她对大家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每天我们一起出去,也一定要一起回来,一个也不能少!”
那天,这个被称为“疯一样的女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战地流眼泪。
03
在硝烟和炮火中,袁文逸度过了5年的青春。
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行为。
有人在背后说她这么拼命是为了职位晋升和奖金,每每听到这样的议论,她都会想起自己每次进入交战区时所签的那份“生死状”。她曾在演讲中对此发问,“我不知道,像我这样也是爹生娘养的生命,用多少钱、用多高的一个职位来换,才算是比较公道?!”
七大姑八大姨对于她三十几岁还不结婚生子的行为更是不解,问她“是不是因为很痛苦,所以才出去(到战地)逃避?”即便她回答“我很幸福呀”,对方依旧会坚定地认为“你内心深处一定不幸福。”对此,袁文逸百口莫辩,只能沉默应对。
父亲更是一度想要撕掉她的护照,阻止她去战地。
那么,为什么非得去呢?
“这起码是我从心的选择,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对于袁文逸来讲,这比和某个帅哥在上海的淮海路上风花雪月更重要。
去战地,更不是因为尚武或者好战,实际上,袁文逸的内心非常柔软。她曾多次提及那个只是临时学了几分钟步枪射击就被带上战场的十五六岁的少年,那个羞涩腼腆的男孩子的命运可想而知,这令她痛心而可惜。在交锋激烈的顿涅茨克机场,看到一直在哭泣的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内心同样非常难过。
袁文逸也时常会感到迷惑。停火时,交战双方的战士都是那么友好善良,然而,交锋时他们很快就射死了对方。
每次进入战地,她都会想:为什么要战争?怎么样才能避免战争?
“我们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时代,面对一样的困难、一样的挑战。我的国土、我的家园怎么样能够避免战争?这是我想通过我的新闻报道,带给我的观众的。”这就是她一直坚持的原因。
2014年年底,在“青年中国说”的舞台上,袁文逸发表了名为《如果没有明天》的主题演讲。她说:“如果没有明天,如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值得做的事情,爱自己爱的人,那么就算活到今天,那也是值得的。”
2015年5月,在“超级演说家”的节目里,她的演讲题目则改成了《一定会有明天》。因为——“一个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一个记者去追求真实、公平、公正和美好,她永远都有明天。”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就是战地记者的责任和担当,袁文逸做到了。
英国《卫报》在采访袁文逸时,把她定义为“中国新生代战地记者”。
经历了生死,看惯悲欢,她更加坚定地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
2015年,从战地归来,本可以相对安稳些的袁文逸又“折腾”了。
2016年7月4日,35岁的她离开了曾经工作了13年的东方卫视,告别了体制、编制和自己的舒适区。因为她害怕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不能出去报道的自己会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十年如一日。
面对种种不解甚至嘲讽,袁文逸依然坚定自己内心的选择,她在每次演讲中都会说一句话——“我不需要给别人一个解释,我只需要给自己一个证明!”
因为她知道,没有一个人追求梦想,不需要付出代价。
“青春是一块完整金子,我不想把它切碎了买馒头吃。”袁文逸希望自己在还能够提高和改变的时候,让未来能有所变化。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遵从本心去生活、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