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名6岁的小女孩对父母的「晒娃」行为发起了控诉:
看完视频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说的一些话非常犀利,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例如:
真的太尴尬了,有的照片甚至是我在浴缸里,什么都没穿的。
这些场景本应该只有我的父母能看的,现在只要任何人登一下facebook就能看到。
我所有的一切,都被放在网络上,给他们所有认识的人浏览,但我从未同意过这么做。
女孩有句话,更是深深地「戳痛」了我。
我只是个小孩,我能做什么呢?
保护我,应该是我父母的责任,而不是拿我去求点赞。
是啊,在父母眼里,那是记录,是炫耀,是幸福,但却在无形中伤害孩子的隐私。
比起炫耀,我们不是更应该保护孩子们的吗?
记录孩子点滴并不是好事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宝,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在父母看来,都是最想捕捉的瞬间。
于是,他们常常用相机、DV记录下来。有时,还喜欢分享到朋友圈,这原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可是,随着朋友圈里有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件事就悄悄埋下了隐患。
想起之前发生在朋友身上的一件事,到现在我都心有余悸。
朋友小芳是个有心人,坚持记录孩子的点滴生活,还用软件做成漂亮的育儿手帐,发在QQ空间里,的确好看。
我们不少姐妹,经常给她留言、点赞。
不过有阵子,却再没有看她发过。
后来我才知道,有人差点拐走了她的孩子。
简直不敢相信,这种事竟真的在身边发生。
可为什么会对她的孩子下手呢?
她是个特别细心的妈,孩子的名字会绣在小贴布上,再缝在孩子衣服上。
可她也是个特粗心的妈,发照片什么的,从不记得把这些信息抹去。
在她朋友圈久了,孩子的姓名、小名、幼儿园、地址等各种信息,都能凑全了。
一次正赶上她加班,跟老师说,让邻居帮忙接一下。那个拐孩子的人蹲点久了,装作来领孩子。
要不是幼儿园老师打电话确认,邻居差点被反咬一口,当作偷孩子的了。
真是让人后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无心的分享,却把孩子置于危险之中,朋友几乎崩溃,没想到一次不经意地加人,竟让她经历了如此的劫难。
作为明星,保护孩子的隐私,更有必要
有时,我们觉得孩子小,发张裸露的照片,也不过就是好玩、新奇。
可是,朋友圈里鱼龙混杂,怕就怕坏人有心。
把孩子的照片下载、保存起来,卖给一些「不正当」的人。
之前就有一个新闻,孩子的照片被卖给淘宝,经过ps后,做成卖家秀之类的。
这些无意中泄露出去的照片,一旦真的被违法利用和传播,后悔都没有用。
想起先前一档亲子综艺节目中,吴尊在给女儿neinei洗澡时,完全没有意识到,面向镜头,这是全裸的。即使节目组后来在关键部位给neinei打上了马赛克,也是让不少网友不满。
等neinei长大后,再在网络上看到自己洗澡的这个画面,会不会难为情呢?
正如文章开头的视频里,女孩所说的那样,有谁会把成人洗澡的照片在社交平台到处去发呢?
作为明星,保护孩子的隐私,更有必要。
李亚鹏在女儿自发做直播之前,一直很注意保护女儿的隐私。照片里除了背影,就是面部马赛克。
孙俪和邓超夫妇,可以说是娱乐圈里的「逗逼」父母,但他们在晒娃时,也一般只会放出孩子的背面,尽量去保护孩子们的隐私。
细节里,承载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不把他们的照片随便发送,这是一种保护。
过度晒娃,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过度晒娃,即使抛除了不安全因素,也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这是对孩子们的不尊重。
小时候,跟父母去串门,他们总爱到处说我在家里的糗事,每次我都想找个地洞躲起来。
拿我的事来开玩笑,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曾有人做过调查,20%的孩子觉得有些无奈,而大约70%的孩子表示很不喜欢父母发自己的糗照。
心理学上,孩子自从2岁起,就有了独立意识,3岁后,就逐渐有了羞耻心。
但她们力量薄弱,并不能和父母抗衡,也无法理解父母的行为。她们只是知道,这些照片让她们感到不舒服。
所有父母都曾经是孩子,但却在长大之后忘记了: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是不同的。
有些在成人看起来「很可爱」的照片,在孩子心里却是最隐私的「糗照」。
照片可以帮我们记录,但它们不一定非要出现在朋友圈。
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不在社交平台发他们的隐私照片,这是一种尊重。
保护孩子,从朋友圈开始
我想起之前朋友跟我的事情。
小女孩跟妈妈一起去参加一个水果采摘活动,按照惯例,像这样的大型活动,举办方都是需要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发一篇文章,讲述活动进展情况!
可能因为小编的一时疏忽,不小心把小女孩摸着葡萄的照片放在了公众号里面!于是这个妈妈就炸了,一直在找主办方抱怨,并且坚持要把这个文章删掉,因为不想因为这次活动把孩子的照片暴露在公众下!
同样作为父母,可能对这种情况特别能理解,这是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当然也有不知情的人,不就是一张照片吗?有必要吗?
有没有必要?相信大家都是有脑子的!
不久前发生的一起北京双胞胎在青岛溺水的事故,让人心生惋惜。
上一秒孩子还在海边玩沙,母亲拍照后发个朋友圈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
母亲后来懊悔极了,心痛极了。
「妈妈,我不在你的朋友圈里!」这是孩子们用生命发出的求助信号。
别再让我们和孩子们之间,隔着一个手机了。
在孩子们心中,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微笑的鼓励,一个及时的拥抱,都比一张编辑了无数遍的照片,要好得多。
为了孩子的隐私,家长们,请不要再晒朋友圈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