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带女儿出来溜冰,我时而跑时而走。我们围绕着小区转,一路上各种海聊。回家经过一个很长的下坡,小家伙一边往下滑,一边用双手轻轻扶在我的肩上。小手不时在我后背擦来擦去。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浑身说不出的舒服。这久违的感觉,让我如此真切地接收到女儿的爱。
与先生结婚7年后才要孩子,曾想过做丁克一族。在内心深处还没有勇气面对养育孩子。怀孕了也没有特别的对生命的感动,我们之间没有很深的链接,我们似乎隔着一层。女儿生下来,没什么感觉,也没有特别的欣喜。身体和心灵都象被堵塞了。我抱着女儿很紧张,也没耐心轻轻放下宝宝或者温柔。小时候在妈妈怀里也很紧张,不愿意和妈妈一起睡觉。直到这段时间朝夕相处,爱通达了,那种紧张感才消退。
女儿一直吃奶粉,从未吃过奶。在女儿4个月的时候,我依依不舍地回公司上班。在女儿一岁以内的这段时光,一周只有两次课的先生,除了每周两个上午,几乎全天陪伴女儿,放下了其他课研任务。先生常说,那一年除了带孩子,其他工作全放下了。
先生与女儿同一天生日。我们一起庆祝女儿周岁生日,还搞了一个抓周仪式,排了一排东西让女儿抓。女儿抓了书、笔、钱。看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大家顿时笑翻了天。第二天先生就坐上了去美国的飞机,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之旅。学校按贯例,停发了先生的工资。我不得不继续上班支持着家里的经济来源,同时带女儿。
那时候听从家里人的提议,让平常少抱孩子,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一直要大人抱着睡的习惯,大人吃不消。我竟然视若圣旨,坚定执行。直到学习个人成长课后才得知,在孩子幼小时父母应多拥抱和抚摸孩子,这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基础。先生陪伴女儿多,女儿与先生亲,与我并不亲密。我平常做饭、做家务,大多是先生带女儿玩和管女儿作业。而这次先生连续出差15天多,我与女儿朝夕相处,内在的爱不断涌出。先生不在家,我加倍爱孩子。工作之余,全心放在孩子身上。为女儿做好吃的,陪她玩,轻抚她的肩、背、小手。我想把拥有的爱都给她。我加倍珍惜这样的时光。而今天我强烈地感觉到女儿爱的回馈。不由得羡慕先生对孩子付出的时光美好,呵呵!竟有些莫名恼怒。我知是自己内在的投射罢了。
我又自问,是我需要孩子的爱吗?答案是肯定的,那是一种爱的流动。给予爱,收获爱。是我依赖孩子的爱吗?答案是否定的,顿时松了一口气。若能自爱,又何依赖任何人的爱呢?岂不是拉扯着孩子后脚,不能义无反顾地向前。不管孩子爱不爱你,爱就在哪里,而孩子注定是爱父母的。
如果出于愧疚,以补偿心理去爱孩子,却并不能让双方受益。大人对孩子并非真爱,对于孩子成为理所当然,对大人缺乏尊重。不如从当下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关系,用心陪伴,让曾阻塞的爱的管道完全疏通。 让我们相信彼此的每个体验都是完美的。我们有完美的孩子,我们是完美的妈妈也曾是完美的孩子。
我与女儿的爱一下子通畅了。这样的血缘之爱胜过任何外在的虚幻。它摸得着,感受得到,是永远刻入灵魂的爱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成为永久的珍藏。多陪陪孩子,甚过一切。那是一种爱的守护,是孩子幸福的源头。
那天和妈妈视频,看着妈妈,看看自己的样子,我说,妈妈我们长得好象。曾极力想和妈妈不一样的自己,一下子接受了和妈妈相似的部分,而我又创造了与妈妈不同的幸福。妈妈是苦尽甘来,而我一直在福中才知福。
真正的幸福却是外人所不为人知的,家人间一个对视的眼神,双手轻握的那一个瞬间,身体间有意无意贴过的舒服,母女间手间互相抚过的温柔,听林中和风沙沙的声音等等。如你曾静心体验过,你一定会感动得落泪。霎那芳华间,细细碎碎,无尽欢欣。人间亲情,最让人难以忘怀。
妈妈,我爱你!女儿,妈妈爱你!这承上启下的爱,幽幽深情,喻意绵长,似若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