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缪可馨事件,我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隔着屏幕,都能触摸到失去爱女的家属们撕心裂肺的疼痛。愿逝者安息,家属节哀保重!
关于缪可馨事件,本人因为没有深入调查和了解,不做任何评价。事件过后,本就紧张的师生矛盾再一次加剧。我站在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就老师这个职业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遇到过不少良师,有些老师给我的影响,将会伴随终生。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在小学五年级之前,我是个旁进生。所谓旁进生,就是老师为了避免我拉班级后腿,考试的时候,安排班上的尖子生坐在我前面,照顾一下我的分数。从二年级起,我就是学校有名的旁进生。
直到上了五年级,我的新班主任徐老师和数学何老师出现了。尽管我成绩很差,他们也会经常表扬我:“你反应挺快的,要是上课再专心一点就好了。”“你跳皮筋跳得那么好,学习也能像跳皮筋一样,哪天突然就蹦上来了。”以前学校只有期中和期末考试发奖状,而徐老师和易老师一个学期,会安排好几次考试,而且奖状还分单科。我记得特别清楚的就是第一次拿奖状,单科语文测验三等奖。也许这个奖状在别人眼里没什么,但对我而言却是莫大的鼓励。我和妹妹相差两岁,妹妹从小就是学校的学霸,家里客厅的一面墙上全部贴的都是妹妹的奖状。我自豪地将属于我的第一张奖状贴在另一面墙上。从那之后,属于我的那面墙的奖状越来越多。到六年级,我就变成了班上稳坐的第一名。
徐老师和何老师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他们没有放弃我这个差生。他们让我相信,我是可以学好的。在后来的求学生涯中,乃至步入社会,我始终坚信:“我能做到!”
前几天看到一个老师的帖子:"我是一个经验尚浅的小学五年级老师。疫情过后,班里的学风出现转变。有几个学生上课公然玩手机游戏,没收手机后就睡觉,对学习完全没有了兴趣。向家长反馈,父母已外出打工,家里爷爷奶奶管不住。如果我放任不管,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可是我只管得了一时啊,而且管的次数多了,孩子眼里仇视的目光让我不禁有些害怕。向学校领导反应,领导只让我正常上课就好。这种想管又不敢管的尴尬,让我身心疲惫。我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睡过安稳觉了,再这样下去,我真的要崩溃。求助各位大神支招!”
有很多热心的建议,我个人比较赞同的就是:用爱去浇灌孩子,用耐心去引导孩子,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也许您的循循善诱没能打动孩子,也许您的一番苦心没有看到成效,只要您有一颗爱的心,只要您没有放弃过。也许在某个瞬间,您的那束光会照进孩子的心里。您也不必因此焦虑,您只要尽力了,就一定可以感受到温暖,毕竟明理的孩子也很多。
网上有段话,深刻地剖析了当代老师的难处: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要小心翼翼,连指出学生的错别字,都要担忧他们心灵是否会受到伤害;连责罚犯错的学生,都要后怕他们会不会抑郁,回家自杀;连管理课堂纪律,都要掌握分寸,免得招来学生家长的不满;如果家长不满意找来,可能我就会被停职、被降薪、被开除......
教师是一个职位,教师也是人。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当过代课老师。尽管我想把全世界最好的爱给孩子们,尽管我学习各种育儿知识,也有心力交瘁,手足无措的时候。但是,老师依然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这场疫情,平时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医生,让我们真正见识了白衣天使的伟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许因为您的一颗爱心,挽救了一个失足的孩子;也许因为您的耐心教导,成就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也许因为您的不放弃,为社会撑起了一片蓝天!
亲爱的老师们,不要因为个别事件而灰心。老师是力量的耕耘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