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一种具备强大社交功能的文体,从朝堂上的聘问,到酒席间的酬答,很少有诗不能胜任的场合。此外,搭配着早期的“邮政”系统,诗还能使人们隔山跨海地会面。

异地唱和的风气兴起于唐代。唐朝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发达的邮驿系统,官员们彼此通讯十-分便捷。白居易在寄给元稹的诗中就写到:“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到了宋代,驿传制度更臻完善,并且朝廷明文允许官员通过邮驿系统传递私人书信。在“硬件设施”的保障下,异地唱和的范围得到空前拓展。

后来在新旧党争中,苏轼苏辙被外放,“苏门四学士”也一同遭受横祸。其中,秦观处境最恶,在词中以“飞红万点愁如海”极写愁绪,得到了朋友们的积极唱和。这批作品中名篇众多,苏轼更写下了辉照千古的词句:“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