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学校工作太多,很是忙碌,陪小孩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前天下午下班早,难得地早一些去接二宝。
以往在路上,二宝就会跟我说:“妈妈,我好无聊!我好无聊啊!”当时的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以及回家后要干哪些家务,怎样可以快一点让孩子们吃上饭?我实在是没办法理解,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总说无聊?他知道无聊的真正意思吗?于是,我的回应非常地简单粗暴:“无聊?无聊就找事情做呀!”
二宝:“可是我不知道做什么?”
我:“你可以画画呀,跳绳呀,或者是做手工呀,做点你喜欢的事情呗。”
二宝:“可是我不知道画什么,我也不想跳绳,我不知道做什么。”
我:“……”
有的时候,我烦躁的时候还会指责他:“你长大了,要懂得自己找点事情做了!妈妈要煮饭,要做菜,哪有空陪你呀?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是自己玩的。”
这样交谈的结果就是,二宝很不开心,我也会更烦躁。
有时候想想,挺对不起二宝的。我实在太累,工作和家务的双重压力,让我没有心力也没有耐心去理解他,给予他的只是指导、命令甚至指责与批评。
昨天下午难得早一点下班,回到家后也不用做饭,我就对二宝说:“宝贝,对不起,前两天妈妈实在太忙了,今天妈妈专门陪你,好吗?”
二宝很开心,叫我陪他打牌,陪他画画,跟他讲故事,我们还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东聊西聊……在那一刻,我和二宝都感觉到了久违的愉悦和舒心。
再次说到无聊,我问二宝:“你现在还觉得无聊吗?”
二宝说:“妈妈,你陪我,我就不无聊了!”
在那一刻,我才深深地理解他,当二宝表达他很无聊的时候,他最想要的,并不是我告诉他做什么,怎么做,他想要的是我的看见,感受他一个人玩的孤单无趣,感受他渴望妈妈陪伴的内心。他想要的是我的在场,我的目光,我的注视。他想要的是我全身心地陪伴,与他一起玩一起聊天……
我觉得共情有时候就是联结,用你的感官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在那一刻,可以感受到对方心情的细微变化。但是,仅仅是联结还是不够的,还是需要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帮助孩子对许多莫名的情绪进行命名,并赋予意义。而当一个人深陷于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工作时,他是很难有时间去看到对方,感受对方的。
时光匆匆,孩子转眼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