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碎片化信息价值最大化

        “信息碎片化“这个短语在短短几年内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文章在诟病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弊端,诸如打碎了成块的工作或学习时间以至于降低了工作学习效率,消极影响了信息接收者的深度思考和系统思维,以及产生信息轰炸效应而使人越来越焦虑等等。这类文章的观点引起很多共鸣,人们确实意识到了”碎片化信息时代“的症结并且想要避免和抗拒。但这并不能阻止”信息碎片化“的趋势和愈演愈烈。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一有空闲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接触碎片化信息,成为习惯后甚至在正式的工作学习时间里也忍不住地要去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我们应该想办法完全杜绝碎片化信息吗?

        这很难,也没有必要。

        首先我们可以先摒弃对”碎片化信息“这个概念的偏见。这个概念最初提出的时刻并不是碎片化信息刚存在的时刻。传统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记载于各种教科书和教学资料里,它们也可以被看成是碎片化信息,只不过被编写教材的人以及老师们按照他们的思维逻辑和思路有序地组织编排起来,成为一本一本的教材或者一套一套的教案。另外,以前新闻主要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进行传播,若不是这些传统媒体按照版块、主题、时间段等分类手法进行有序地报道和呈现,各式各样的新闻也是碎片化的信息。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碎片化信息是早就存在的,是中性的,它的价值,可以通过在一定的逻辑下的分类整合来提炼和挖掘。问题只在于,在信息渠道越来越碎片化,当今生活方式中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在信息获取非常便捷的时代里最大化地实现信息的价值。

       将”碎片化信息“价值最大化不可缺两个方面:输入和输出。这就跟学游泳的道理一样简单——要有信息的涉入,但不能停留在只是脑子知道的层面,需要对信息进行消化吸收和应用。

                                                                信息输入

       先说信息的输入。这里我们说的信息输入不是单纯地随意浏览网络链接,或撩到一本书看一本是一本。如今绝大多数人几乎每天都淹没在信息洪流里,看一眼微信微博或知乎就有很多文章和书单,好多看起来都是那么抓眼球又那么有营养,让人欲罢不能而又应接不暇。在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信息输入的质量进行把关,对海量信息有所取舍——对信息进行“主题式”的筛选和收集,舍得放弃不相关的信息。“主题式”的取舍就好比大学学一门专业,例如包装工程学科专业,会设置包装材料、工艺、机械、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围绕包装工程这个专业来从知识汪洋中选取和集合成课程内容的 。你要吸收信息的价值,就像要学好一门专业,要去选择相关的,而不是什么都看,想要学成包装工程却花大量的时间去看人类学的书籍。做不到有所取舍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意识去识别或挖掘自己真正喜欢的和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主题和领域,二是好奇心太重或太贪婪,想要知道一切或不敢错过别人知道的信息。我们必须接受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事实,不可能涉猎所有领域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只能靠自己进行主动思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找到感兴趣的和具有重要性的领域,并调整好心态和自律。

       在明确目标领域,也就是你所感兴趣的、重要的信息领域后,就能开始有针对性的信息收集了。信息渠道特别多,现在比较流行和大众的是微信公众号、知乎、百度等,偏学术的有知网,偏商业的有各种市场信息分析的数据库平台,但不论是什么渠道,都需牢记目标领域,学会主动摄取想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灌输信息洪流。同时,借助一些工具把来不及处理或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化的信息存档,并定期对所收集存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这里涉及两个要素:信息管理和时间管理。二者缺一不可。接下来用我有切身体会的经历来做具体的阐述和说明。

一. 信息管理

        以前我没有“主题式”摄取信息的意识,使用微信,不管是朋友圈别人分享的链接、推荐的书单,还是公众号的文章,以及公众号中推荐的其他公众号,只要有一点好奇和兴趣,都会点开去看,去关注,看了觉得好的就收藏,觉得有价值但当时没时间看也收藏。但看了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信息碎片,涉猎了许许多多的领域,慢慢地我发现生活并没有因为我比从前获取更多的信息而有所改善,对电影中说的“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越来越感同身受。而且收藏功能里大量的信息囤积,以及阅读速度赶不上书单增加速度的事实,使我产生了额外的焦虑和分心——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没完成,不踏实,无法安心完成其他的重要任务。尤其是金融领域的相关信息。朋友圈中有几个是从事金融业的,早些时候想了解金融赚钱,于是但凡他们分享的行业信息和资讯,我都会点开看看。但问题是,其实我看不懂!于是我就收藏,觉得以后会看懂。但问题是,一年两年后我依然看不懂!后来我终于认识到,对于不是金融学出身的我来说,没有金融学的知识基础和架构,直接跳跃到看懂那些假设读者懂得基础概念和学科背景等等的高端分析类文章,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我先花大笔时间精力去系统学习,打好基础。但是后来在职业规划上的深度调整让我认识到金融并不适合我,不会是我谋生和发展的主要领域。于是我果断放弃涉猎金融方面的一切网络信息和书籍了。我开始集中关注和兴趣与特长有关的、和职业发展有关的、可以切实改善我生活质量的领域——艺术类、写作类、健身类。具体怎么做呢?比如就微信而言,取消关注不是这些领域的所有公众号,看朋友圈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克制自己不去点不相关的链接。(有些人可能觉得可以戒掉看朋友圈的习惯,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还是比较认可它的社交功能和通过朋友圈知道热点的好处的,而且同领域的朋友会时常发表值得借鉴的观点、作品和分享质量不错的链接和干货。)这样取舍后,我的时间、精力及注意力的分配就得到了优化。

       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提升信息管理的效率也不例外。现今许多的云笔记软件或APP正是为此而存在。之前我并不明白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没有用信息管理工具前是这样的:有天早上看了篇健身公众号如何正确做卧推的文章,觉得指出了我之前练习动作的错误,放入了微信收藏;中午看了美术老师群里分享的油画和鉴赏说明,没怎么看懂,保存了图片到手机图片库,文字说明放到微信收藏;后来在朋友圈看到一篇俄罗斯油画鉴赏文章,也放到微信收藏;隔天晚上写作课上老师发了音频,课程讲义、笔记,发在了百度网盘,我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账号网盘;周末的时候同样爱好文字的朋友推荐了我一本关于写作的书。不难发现,刚刚描述的情景中,所接触到的信息在我的三个目标领域内,来源渠道不同,形式不同,时间不同,我所存档的地方也不同,而且三个领域是相互独立的,但收集的信息并没有按三个领域归类存档。这样子的话,过了一段时间要用到相关信息的时候,回头去找这些信息就会比较麻烦。比如有时间再好好理解美术老师的解说的时候,复盘写作课的时候,或下次健身的时候需要根据那篇文章的指导纠正错误,你得到不同的保存地方去找,如果忘记保存到哪里了就更麻烦,而微信收藏只能上下滚动浏览,如果是较早时期保存的信息,不知道要翻找到什么时候去。所以我们要学会使用云笔记等信息管理工具。不管是大象笔记还是有道云笔记,最好是选定一个至两个工具,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理。工具多了并不好,太多的话,就避免不了前面所阐述的存档地方太多而产生的问题了。云笔记工具一般有很全面的分类、贴标签和做笔记功能,妥善地发挥好这些功能,有利于解决“碎片化信息”太杂乱的问题,使我们在收集信息时思路更清晰,使信息更有逻辑和目的性,也方便我们后期使用时的查找。在信息管理工具的使用这方面,重点就在于养成及时按类别保存信息到选定工具的习惯。接触到某目标信息需要存档,就及时将其归类、保存到工具中,按照需要做好提高识别度的标签和笔记,千万不能随性地想保存到哪就保存到哪、不管信息所属的领域或类别在工具中乱丢一气。

二. 时间管理

        这里所说的时间管理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如何安排好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项目的时间管理,而是信息处理上的时间管理。开头提到碎片化信息对整块工作学习时间产生打断和干扰影响的弊端,而在信息洪流中运用好严谨的时间管理就能化解这个弊端。在固定的时间去接触碎片信息,而在工作学习时间内杜绝碎片信息的源头——微信、微博、知乎、非工作学习相关的网站及其他信息媒介。简单地说,就是“定时定量”地处理碎片信息。操作方案可以是这样:每天固定在午休时候、或一天工作学习结束后、或睡前的十几分钟至半小时,集中浏览信息源,按照信息管理中所述的方法处理信息。这个每天的固定处理时间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控好时间范围,定好半小时就看半小时,很忌超时,不然就容易导致早上看就拖延了工作学习任务,或晚上看就一不小心熬了夜影响到第二天。这方面同样涉及自律的问题,在此不多赘述。

       除了每天处理碎片信息的固定限制时间,另外会被忽略的是定期的信息回顾整理。收藏和保存的动作很容易,但记得周期性地去回顾和整理就未必。回顾和整理什么呢?——前一段时间我存档了什么信息,哪些是用过了的可以删掉了,哪些是过时了的也可以删掉的,哪些可以当下消化掉进行重新归档或做新的标签和笔记,哪些是之前计划什么时候要用到,而下周就是要用到的时候,等等。而且时间久后如果忘记了存档过的信息,会在日常信息处理时重复存档相同或相似的信息资料,造成信息冗余。如此,保存信息的工具或媒介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其中的信息整体质量就打了折扣。

      拿我的健身类信息处理来举例说明。我关注了三个健身公众号,一个每天中午更新文章,两个晚上十点十一点才更新,我就选择在早上通勤时间刷这三个公众号。比如这个月我要集中锻炼腹部,那凡是遇到关于腹肌练习的文章,就全都保存到有道云笔记的“健身”文件夹,读过的并参照练习过的还是没有读过或还没试过的,都做好标签。然后每隔一周回顾整理,选定周六晚上回顾这个文件夹中的文章和所做的标签,删掉那些介绍已经练习过、产生效果瓶颈的动作的文章,选定下周要练习的新的动作所在的那篇文章,做上新标签“X月X日--X月X日练习”。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没养成定期处理和整理的习惯,于是半个月后我发现“健身”文件夹中堆积了很多腹肌练习的文章,而因为文章标题一般都很长,我忘记哪篇是我练习过的,哪篇介绍的动作觉得是符合在下一步练习中所需要提升的难度的,导致我不得不挨个重新点开去找。这过程中还发现很多文章介绍的动作其实是雷同的,我在一个月内也不需要有太多花样的动作去练习,那么结合实际情况,我就可以在每周六周期回顾整理的时候删掉那些冗余的、不需要的文章了。而且时间长了后我发现两个公众号会发布以前发布过的内容,那么周期回顾整理带来的“我已经拥有哪些信息”的记忆更新,就能帮助我不去重复浏览和保存那些文章。

                                                                信息输出

       在信息输入这一层把好关后,我们能实现的是高质量信息的“持有”。但前面说过,持有之后,消化吸收和应用才能完整实现碎片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众所周知,在学校学完一门课要考试,通过准备考试你对此门课的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与理解,然后能答出考试中的问题获得不错的成绩;阅读一本书,看完后你能写读后感,或跟别人分享其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这不仅可以加深你对书本内容的印象,还或许激发另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通过一篇关于摄影技能的干货文章,你按照其中的讲解进行实际的操作,才拍出了比以前更有味道和美感的照片……考试,阅读后的分享,技能的实操,都是信息的输出。从这些例子可以引出信息输出的两大方式:一是写作或口述,二是实操实践。

一. 写作与口述

       这里讲的写作是泛指,不单独指代写成篇的传统文章。在如何实现碎片化信息价值最大化的议题中,主要是指做笔记、写读后感或观后感、以及总结与概括。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信息,文章也好,讲座也好,视频也好,音频也好,图片或图片集合也好,你都可以做笔记或做相关的写写画画,写点说点感想和思考——运用文字、符号、表格、涂鸦、或语音录音等,对所触及的信息进行基于你自己理解基础上的重新整合与提炼。这有助于我们对信息的消化吸收,加深我们对所收集和整理的信息的理解和记忆,使信息融合进原先有的信息体系和架构中去,实现信息价值的升华。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绘画作品鉴赏爱好者,立志于提升自身对绘画艺术作品的鉴赏力。为成就这个志趣,去收集或知名或冷僻但优质的作品图片以及鉴赏分析类文字信息、展览信息等是一方面,对收集来的信息整理归纳是一方面(比如作品的绘画类型、派别、同个艺术家的主题系列鉴赏文章或节目等),写出你自己欣赏这些作品的个人感受、总结和概括艺术家鉴赏的方法和角度、比较和评价某类展会的质量水平等等也是一方面。这最后一方面就是信息的输出,这个例子中进行信息输出的好处之一就是你可以将自己鉴赏艺术作品的方式、角度、深度、能够鉴赏到的要点和艺术大家的进行一个参照和比较,在对比之下,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在后续的鉴赏力培养中有目标有方向性地进行弥补、改善和提升——比如经对比后你才知道看懂一些绘画需要了解某些历史知识的重要性,而之前你对历史很少关注和了解,于是下一步你就可以开始弥补历史知识。同样的,口述也可以体现信息输出的效益。人们通常会因为相同的志趣而聚集,对于上面的例子而言,同志趣的人可以在一起半个鉴赏讨论会,在大家分享自己对某作品的感受或观点的时候,说的人能够内化所接触的艺术类信息,听的人能有机会受到启发,得到原先没有的艺术鉴赏方法和获知好作品的渠道等等的灵感。

二. 实操实践

       实操与实践比写作和口述更容易理解。这非常适用于讲解技能技巧方面的干货类信息。就像提及过的摄影、健身领域,抑或外语学习,如果只是将指导性的理论信息放在信息管理工具里,不去拍照、不去健身房、不去用结合方法进行实际的外语听说读写,你把信息整理得再好,归类得再清楚总结概括得再精辟,都是无法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拍照依然不会或者停留于原来的水平、不会有人鱼线或马甲线、不会掌握新的外语。

       不过,干货类的信息价值最大化必然缺少不了实操实践,其他比较抽象的,比如鸡汤类,其实也是需要信息输出来实现它的价值的。说到鸡汤,现在人们可能会比较排斥。但最近和一个老同学的重逢让我认识到,鸡汤虽然不能实质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但它的存在依然合理,依然有价值。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和那位老同学有两三年没见了,因为是名校毕业并去了上海一家知名公司工作,后来却去了三线城市的小公司。我不是很理解,毕竟回老家发展都比在那个三线城市要好,于是联系见面。一见面他就表现出非常焦躁和不耐烦的情绪和状态。聊天的过程中,充满了职场上的不称心、房价上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阶层固化没有上升通道和发展机会、子女抚养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等诸多现实问题带来的焦虑,以及对未来的完全消极。而虽然需要面对同样的或类似的问题,我根本没有他那般焦灼、负面的状态和心态。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看过许多鸡汤文的好处——潜移默化之中,鸡汤文调整了我看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应对困难挑战的心态。比如同样是“快乐的生产力要大于焦虑的生产力”的信息,他知道,有信息的输入,可对他来说没有信息的输出,也就是他不会去认可这个信息,宁可让自己沉浸在焦虑当中,继续在焦虑中解决问题;而对我来说,我会想办法让自己积极快乐起来,也就是输出这个鸡汤信息,去应对和处理问题。我当然也尝过焦虑的滋味,后来调整好状态,对比之下确实是在快乐时能有更好的日常表现,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学习,微量的效果累积到后面就是妥善地解决问题——快乐使自己更好地与同事或领导或客户相处,快乐使人变得有创造力,好的人际关系带来工作效益,累积的工作效益带来收入提升的机会,创造力产生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案。即使改变不了一些现实,但起码不至于几乎每天情绪都很糟糕,长期以往面临身心不健康和疾病的风险。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详细阐述,相信读者对于如何将碎片化信息价值最大化有了比较清晰和明确的了解和认识。方法不难,操作也不难,但养成习惯比较难。不过会阅读这篇文章的人一定是上进的、有追求的、有这方面目标的人,那么为了实现目标和追求,鼓励和督促自己加油努力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6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01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89评论 0 3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1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9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05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40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8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97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6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80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