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六月十二日,秦王苻坚送王猛于灞上,说:“如今将征服关东之任交给你,你当先攻破壶关,踏平上党,然后长驱直取邺城,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我当亲自督帅大军,在你之后,星夜出发,舟车粮运,水陆俱进,你不用担心没有后援。”王猛说:“臣仰仗陛下威望和神灵庇佑,有成竹在胸的胜算,荡平残胡,如秋风扫落叶,希望不用陛下为征尘雨雾所烦扰,只请陛下速速下令有司准备安置鲜卑人的地方。”苻坚大悦。
9、
秋,七月一日,日食。
10、
王猛攻壶关,杨安攻晋阳。八月,燕主慕容暐命太傅、上庸王慕容评率中外精兵三十万以拒秦。慕容暐以秦寇为忧,召散骑侍郎李凤、黄门侍郎梁琛、中书侍郎乐嵩问道:“秦兵有多少人?如今我大军既出,秦军敢接战吗?”李凤说:“秦国小兵弱,非王师之敌;王猛不过是个寻常人才,跟太傅没法比,不足为忧。”梁琛、乐嵩说:“胜败在于谋略,不在人数多少。秦兵远来为寇,怎么会不战!况且我们当用谋略以求胜,岂能指望他不敢交战呢!”慕容暐不悦。
华杉曰:
又是“期必”,敌国大军扑来,而且是以灭国为目的的总攻击,他怎么会不敢战?但慕容暐期望他不敢战,他就提出一个他们敢不敢战的问题,李凤马上附和,这是他的生存之道。而梁琛、乐嵩说实话,慕容暐就不悦。
11、
王猛攻克壶关,俘获上党太守、南安王慕容越,所过郡县,都望风投降,燕人大震。
黄门侍郎封孚问司徒长史申胤:“事将何如?”申胤叹息说:“邺城必亡,我们都将为秦国俘虏。但是越国得岁星而吴国去攻伐,最终反受其祸。如今福德在燕,秦国虽然暂时得志,而燕国之复建,不过一纪而已。”
华杉曰:
申胤的预言,说燕国一纪(十二年)之内必然复国。所引用吴、越之事,出自《左传》,吴国攻击越国,这是第一次攻击。史墨说:“四十年之内,越国一定消灭吴国。因为天上的福星正是越国的岁星,福星笼罩越国,而吴国却冒犯,最终必有凶灾。”
预言这东西,都是后来选择出来的。今天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在前面有人说过的话里挑出可以牵强附会的“预言”。但是,人们希望能预见未来,所以相信预言。而实际呢,未来是不可知的,预言也是一种病。那么,我们对预言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就是“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看到有变化的迹象,就立即行动。立即行动的目的,是避免可能的大祸。如果那祸事不发生,你的行动可能就有损失,“该得到的没得到,不该失去的失去了”,那么就接受这个损失。不要做预言家,因为预言就是期必,往往是预言一个符合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按那个预言去做计划。一旦预言落空,就满盘皆输,不可挽回。
12、
大司马桓温从广陵率众二万讨伐袁瑾;任命襄城太守刘波为淮南内史,率五千人镇守石头城。刘波,是刘隗的孙子。
八月十一日,桓温在寿春城外击败袁瑾部队,于是包围寿春。前燕左卫将军孟高率骑兵救援袁瑾,到了淮河北案,还未渡河,接到秦伐燕的消息,前燕召孟高还师。
13、
广汉妖贼李弘,诈称汉归义侯李势之子,聚众一万余人,自称圣王,年号凤凰。陇西人李高,诈称成主李雄之子,攻破涪城,驱逐梁州刺史杨亮。九月,益州刺史周楚派儿子周琼讨伐高,又派周琼的儿子、梓潼太守周飏讨伐李弘,都平定。
14、
前秦将领杨安攻打晋阳,晋阳兵多粮足,久攻不下。王猛留屯骑校尉苟长戍守壶关,引兵助杨安攻晋阳。挖掘地道,派虎牙将军张蚝率壮士数百潜入城中,大呼斩开城门,纳入秦兵。九月十日,王猛、杨安入晋阳,抓获前燕并州刺史、东海王慕容庄。太傅慕容评畏惧王猛,不敢前进,屯驻于潞川。冬,十月十日,王猛留将军、武都人毛当戍守晋阳,自己进兵潞川,与慕容评相持。
十月二十一日,王猛派将军徐成侦察燕军阵地,约定中午回营,结果徐成到了黄昏才回来,王猛怒,要斩徐成。邓羌请求说:“如今敌众我寡,而明天就将决战。徐成是大将,应该暂且宽恕他。”王猛说:“如果不杀徐成,则军法不立。”邓羌坚决请求说:“徐成,是我的本郡太守,虽然违期应斩,邓羌愿与徐成效战以赎罪。”王猛不许。邓羌怒,还营,严鼓勒兵,要攻打王猛。王猛问他缘故,邓羌说:“我受诏讨远贼;今有近贼,自相残杀,所以我要先除掉你!”王猛说邓羌有义气而且勇敢,派人对他说:“将军不必动气,我赦免徐成就是。”徐成既得免死,邓羌到王猛处谢罪。王猛拉着他的手说:“我试探将军而已,将军对自己本郡太守尚且如此,何况对国家的忠诚呢!我不再担心不能破贼了!”
太傅慕容评认为王猛悬军深入,准备以持久对峙来对付。慕容评为人贪鄙,封锁所有山路和河道,砍柴和打水,都要向他交钱,钱帛堆积如山;士卒怨愤,莫有斗志。
华杉曰:
古文有个麻烦,就是总是省略主语,原文“评为人贪鄙,鄣固山泉,鬻樵及水”,砍柴挑水都要交钱是无疑问了,但到底是收谁的钱?我理解应该是收当地百姓的钱,但是胡三省注解说是“使军士不得樵汲,而鬻薪水以牟利”。士兵要向长官卖柴卖水,这有点太不可思议。柏杨译为:“无论人民或士卒要想上山砍柴,或到河中捕鱼,都必须缴纳规定的金银或绸缎。”
不管他是赚谁的钱,我们都只能说亏他想得出!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顾忌。慕容评就是这么一个无所顾忌的小人了。这样的人在国家高位,国家想要不亡也难!
15、
王猛听说了,笑道:“慕容评真是个奴才!他就是有亿兆之众,也不足为惧,何况他只有数十万兵!今天我击破是必定的了。”于是派游击将军郭庆率骑兵五千人,夜里从小道绕到慕容评大营后,烧毁慕容评辎重,邺城中都能看见霍光。前燕主慕容暐惧,派侍中兰伊责备慕容评说:“大王是高祖之子,当以宗庙社稷为忧,为什么不抚恤战士而榷卖樵水,一心只想着赚钱呢!国库里的财富,朕与王共享,你还怕自己受穷吗!如果贼兵遂进,家国丧亡,大王带着那么多钱帛准备放在哪里呢!”于是命令慕容评把收的钱帛全部散发给军士,并且催他出战。慕容评大惧,遣使向王猛约期会战。
华杉曰:
又是荒唐!慕容暐、慕容评,一对活宝!按孙子兵法,主帅要“知战之日,知战之地”,计划好决战的时间地点,但是对敌人呢,不能让敌人知道时间地点,孙子说:“微与之期”,就是不要和他约时间!作战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约期会战是最笨的了。王猛与慕容评这一次战斗,王猛如果败了,大不了下回再来,慕容评如果败了,就要亡国。所以,慕容评必须慎之又慎,而他因为皇上要他出战,马上就去跟敌人约时间,他是蠢到家了。
16、
十月二十三日,王猛在渭源列阵誓师,说:“我受国厚恩,任兼内外,如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当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受爵于明君之朝,敬酒于父母之室,不亦美乎!”全军踊跃,摔破锅碗,抛弃粮食,大呼竞进。
王猛望见燕兵人多,对邓羌说:“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劲敌。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将军勉之!”邓羌说:“如果能升我为司隶校尉,您就不必担心了。”王猛曰:“这不是我能办到的,给你安定太守、封万户侯,这我可以保证。”邓羌不悦而退。过了一会儿,两军接战,王猛召邓羌,邓羌躺着不起来。王猛自己飞马过去,许诺答应他的条件,邓羌于是在帐中开怀大饮,与张蚝、徐成等跨上战马,挥舞戈矛,驰赴燕阵;杀进杀出,来回四次,旁若无人,所杀伤数百人。到了中午,燕兵大败,俘虏斩首五万余人,乘胜追击,所杀及降者又十万余人,慕容评单骑走还邺城。
崔鸿说:
邓羌为徐成请求赦免,是徇私枉法;勒兵欲攻王猛,是目无尊上;临战要求司隶校尉官职,是要挟君上。这三条,都是大罪!王猛能容其所短,用其所长,就像驯猛虎,驭悍马,以成大功。《诗经》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只要叶子好,不管根子坏不坏,就是王猛这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