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该庆幸在远离学生身份的时候读到此书,以“过来人”的角度再去体会塞林格笔下霍尔顿三天的生活及其心路历程更有感触;但也可惜没有在学生时代去读这本书,至少可以与霍尔顿“同甘共苦”。真是纠结!
赛格林以独有的第一人称霍尔顿完成了全书,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不觉这只是三天的生活,应该是很长的一段旅途才对。霍尔顿不喜欢学校,讨厌同学,讨厌父母,甚至讨厌那些喜欢说“祝你好运”的人和那些说“很高兴认识你”的人,就连在钢琴演奏中瞎鼓掌的人他也讨厌,这位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主人公在再一次被退学后开始了他的游荡。这段叛逆的逃离终在小妹妹菲比拖着行李箱要陪他一起搭车去西部面前画上句号。
开始喜欢本书是当我真正觉着霍尔顿的矛盾时。他一边决定着逃离到西部装作聋哑人过一生,另一边又想着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边拦住那些奔向悬崖的孩子,这种矛盾是否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忽然想起小时候看到过的一篇文章说“我想成为当英雄路过的时候站在路边鼓掌的那个人。”这篇文章对自己影响还蛮大,我一直也以为自己愿意成为鼓掌的人,可此刻“霍尔顿的悖论”是否也存在于我身上,一边既想成为英雄,另一边又要成为为英雄鼓掌的人。是否这种悖论,矛盾的出现只是基于害怕失败所以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逃离来安慰自己。
霍尔顿的老师安多里尼再劝导霍尔顿时的话语似是为每一位学生身份的人敲响的警钟,但也是警醒我们每个人。不管是“我仿佛觉着你是在骑着马上瞎跑,总有一天会摔下来,摔的非常厉害。”还是“或许到了三十岁”的一系列假设。又或者借用名叫威尔罕姆.斯塔克尔的精神分析学家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所有的劝导归为一旦我们弄清楚了自己要往哪儿走,第一步必然都是在你所在的环境里用功,付出努力。就好像主人公霍尔顿作为学生——不管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应该爱上学问。要抱着想学、肯学、耐心学的态度去学知识。感谢安多里尼站在"逃离"的结果来劝导每一位选择"逃离"的人。
小说结束时有这样一段话“许多人不住地问我明年九月我回学校念书的时候是不是打算好好用功了。在我看来,这话问得真是傻透了。我是说不到你开始做的时候,你怎么知道自己打算怎样做?回答是,你没法知道。我倒是打算用功来着,可我怎么知道呢?”不得不承认霍尔顿的观点,这话确实问得很傻。可是生活中不就是这么傻么,我们总是在考试成绩出来后被要求下学期要好好学,要用功,要努力,可下学期到来,我们确定我们就能做到更努力用功?或许当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事情开始之前时会给做这件事的人带来太大压力而导致他厌恶这件事,也或许正因为我们太多的注意力让他最终选择逃离。
《麦田里的守望者》,知道这本书应该是从高中语文老师口里听到;想去读它该是10年那会众多译者、读者以“麦田里再也没有那位守望者”追悼赛格林的逝世。可是那会浮躁的自己怎会静下心来去读书呢?七年之后终是如愿的读完了这本惦念了好久的书。很多这本书的书评都以作者塞林格写这个故事前后的生活环境做为基调,从二战对作者的影响出发。我想我写下读完它的感触无关历史背景,仅就作者笔下的主人公霍尔顿带给我的反思------所有的逃离都会结束。
致敬麦田里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