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六岁小儿,从去年8月开始,身边的朋友、同事、邻居在一起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幼升小,到底是公立好还是私立好?哪个学校师资更雄厚,哪个学校硬件设施更齐全?到底该怎么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
公立or私立?公立学校意味着师资更稳定、老师可以享受各种政府政策福利,公立学校费用低,其教学体系更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公立学校的“缺点”放很明显,下午3点左右放学,让很多双工薪家庭头疼不已,以应试教育为主,作业多,对成绩过度关注,孩子压力大等等。
私立学校教学模式更新颖、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很多私立小学下午6点放学,比公立学校更符合上班族的需求。但是私立学校,同时也是“贵”的代名词,成都比较知名的几所私立小学,每年学费在5万元左右,加上补课、兴趣班、冬令营夏令营各种游学,每年至少8W+,小学6年至少50万,这笔费用对很多工薪家庭而言,很具体;另外私立学校的教师团队稳定性相对较差,对小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公立和私立不好说到底哪个更好,具体根据家庭对孩子的规划来进行选择,同时学校距离的远近也应纳入综合考虑范围,毕竟一旦选择就是6年。
私立小学面试哪些内容?很多私立学校,不是给钱就能读,一般会通过面试进行筛选。虽然教育局三令五申严禁私立学校提前招生,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个学校面试内容不尽相同,从去年11月至今,我陪孩子参加了两所私立学校的面试,我们的初衷不是为了上私立而面试,只是为了让孩子多体验,无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两次面试均被录取。这两所学校都不再是以往的单独面试模式,而是分成班级,通过一堂20-30分钟的课来观察各个孩子的表现。课堂上的内容测试的内容有:数学、英语、画画,最后让孩子在自己的测试卷上写上父母的电话号码。数学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找规律。孩子的课堂纪律、专注度、参与度也是老师衡量的重要标准。
如何选择小学?很多公立是划片招生,有的还需摇号。如果对应的学校要摇号入学,则需做好最坏打算,如果摇不上怎么办?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家长都需要提前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师资水平等等,读懂当年的招生政策。而不是人云亦云,大家都觉得这所学校好,那我也报个名。只有当你对这所学校进行了深度了解,非常认同他们的办学理念;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长远的规划,认为这是一所适合我的孩子成长的学校,这所学校才应该是你“意向的选择”。
幼小衔接需要你和孩子做哪些准备?即将进入小学,抛开知识储备不说,你和你的家庭应该陪孩子提前进入“小学模式”。首先,可以带孩子去参观一些小学,告诉他即将去小学学习了,让孩子对小学有向往,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对学校产生了兴趣,自然愿意去上学。其次,言传身教,创造一个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就是父母的投射,就像一面父母的镜子。你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怎样,请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第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能每天陪着孩子一起读书至少30分钟,并与孩子一同分享和讨论书中内容。第四,生活有规律,作息时间小学化……
选择了一所学校,就是认同了一种价值观,认同了一群与你有相同价值观的人。选择了,就要充分信任。选择了就要把自己快速转化成“教育共同体”的一员,积极主动与学校、与老师和孩子共同面对,共同担当,共同解决,共同改善,共同成长。只有信任才能一路同行!选择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如果选择了就放任自流、置之不顾,或者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老师和学校的事了,这都是对孩子也是对自己极端不负责任的。选择了一所学校,就选择了一种生命的状态,选择了一种成长的方式。只有父母成长了,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对此,你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