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43)
7、瘗鹤铭
瘗鹤铭——大字清晰版欣赏
瘗鹤铭
南北朝梁国摩崖刻石《瘗鹤铭》的宋拓本。剪条装订,共15页,每页 2字,纵24.5厘米,横14.6厘米。书法厚重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称楷书,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字里行间显露出六朝时期的风韵,为隋唐以来楷书的风范。历代文人书法家评价甚高,对后世书坛有较大影响。
此铭早拓本流传极少,此册纸墨醇古,字无剜剔,神完气足,宛如真迹,“未逐吾翔”的“逐吾” 2字左只稍损,“翔”字左“羊”部右点尚见;“胎禽浮”的“浮”字左下点尚存,实为现存最旧拓本。此拓本有潘宁题签,潘宁王文治、费兆锟、铁保等跋,并有南宋“游似”、清“崇恩私印”、“石宾”等藏印23方。张彦生《善本碑帖录》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瘗鹤铭》是一部石刻,原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宋时被雷击崩落长江。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陈鹏年募工移置山上,后砌入定慧寺壁问。该石刻题载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关于作者和年代历来有不同说法。宋黄庭坚、苏舜钦认为是王羲之所书,也有人认为是唐人顾况、王钻书。宋金石家黄伯思考为梁陶弘景书,后世多同意这种说法。陶弘景(452—536),字通明,晚号华阳真逸。
《瘗鹤铭》字体厚重高古,用笔奇峭飞逸,楷书中揉和了隶书和行书的风格,颇受六朝书法的影响。宋黄庭坚誉为“第一断硅残壁,岂非至宝”。曹士冕《法帖谱系》云:“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宋吴琚在诗中描绘:“游僧谁渡降龙钵,过客争摸《瘗鹤铭》。”可见人们对此铭的重视。其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之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