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约评的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李欣频的文案课》这本书,直白地说:全是可以复制并实际操作的干货知识!
我从今天开始读这本书,争取每天做读书笔记,跟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文案写作的技巧!
第一堂课:怎样才能建立与众不同的创意感官系统呢?
作者认为,首先是可以借用“非凡”的阅读方式来训练自己。
所谓非凡的阅读方式,就是在阅读的时候,你除了是“读者”身份外,还要有意识地让自己也“作家”的角度看待世界。
身份切换后,你就可以把自己置于“原作者思维与创作”的源头,用心去捕捉作为“读者”时所忽略的观点。
以此类推,看电影时你不光是观众,还可以是导演、摄影、编剧;吃饭的时候你不光是食客,还可以是视觉、设计、风格等广告创意策划者。
当你有意识地换一个新的身份进入一个空间时,代表着转换视野后另一个纬度的学习。作者举了一个每天都可以实练的例子:早上起来,你决定今天要成为谁?是25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儿还是90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不管换成为谁,你都要切换到“虚拟附身”的模式,把思维提升到原创发明的层次,用心去想这个年龄的人的特点。
如果你在老爷爷身体里虚拟过完了一天,你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灵感。一年365天,如果你能每天做这种多元、多维度、随时切换频道的练习,你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灵感数据库!
关于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深有体会。比如我有时候在单位帮领导写发言稿,就会有意识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该说些什么,以什么角度说,怎样措辞才符合身份等。
其次,可以从顶尖文案大师身上学习。作者介绍了五种学习方式可供参考:
一是找到商品的兴奋点。拿到一个主题时,你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要写的主题进行发散思考,再找到新的切入点进行补充。
二是每个文案创作者都应该是一个写作狂。文案注重平常的积累,大数据局建立起来了,灵感积累到沸点时再动手,会事半功倍。
三是进入消费者身体里。即上文提到的虚拟附身练习。
四是文案如诗。文案是用最少的话,说出最多内容的艺术,短而精炼,接近于诗。当然,它比诗多了商业性。好的文案也许只用一个字,就足够说明一切了。
五是文案需要视觉思考。写文案像盖房子,是讲究框架结构、讲究留白等技巧的,一定要美得足够稳定,才能捕获人心。
最后,作者认为练好文案后,你不必把它当成唯一的专长。因为它是集文字、影像、阅读、思考、哲学、人生、心理等知识为一体的,发展渠道也是放射状的,你还可以同步写剧本、写书等,做任何与创意有关的事,都能让你如鱼得水!
推荐书籍:《全球一流文案:32位世界顶级广告人的创意之道》(The Copy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