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后收获二

第七封信,接着谈到底什么是美,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和直觉这两个概念的互相融通,很好地解释了美的物我一致性。

第八封信,作者对所谓的“自然美”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此“美”与“艺术美”之“美”不同,自然美指的是自然的常态。由此观念出发,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看似对立,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看似相反,其实基本主张相同——都承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美,都认为艺术的任务是模仿。朱光潜先生称呼这种艺术主张为“依样画葫芦”主义,一下子让这种特点鲜明起来了。


上面两封谈的是欣赏美,接下来,谈的是创造的问题。艺术的创造类似于游戏,都是慰情遣兴的作品,但艺术是求沟通的,所以,他还要研究传达的技巧。以诗文为例,在进行艺术活动时,作者会有想象和联想,而情感始终贯穿其中,无情感则不为诗。情感或出于己,人们称之为“主观的”;或出于人,人们称之为“客观的”。但主观的艺术家在创作时也要能“超以象外”,客观的艺术家在创造时也要能“得其环中”,由此看来,主客观之分未免浅薄。

对于诗歌来说,艺术的形式美往往见于格律,艺术家出入于格律而能不为拘束,就能做出好诗了。但格律也是学来的,所以,艺术的创造往往从模仿入手,这是“匠人的手腕”,还要配之以“诗人的妙悟”,才可以算是真正做的是自己的诗了。

诗歌创作需要天分,但所谓“天才”,所谓“灵感”也需要人力相助,懒汉而妄想“天才”成功是不可能的。


最后,作者谈到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艺术是人生的趣味,是精神的自由,所以,作者寄语:“慢慢走,欣赏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小蒋不素小蒋阅读 1,500评论 0 2
  • 一张图纵览全文 第一部分,何为美? 什么是美感的态度? 同是一件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同时看一棵古松,这棵...
    言希君阅读 1,726评论 0 5
  •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
    噜噜890108阅读 4,798评论 0 1
  • 2020年第 3 本书 -----序言-----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
    亦双弓阅读 2,114评论 0 1
  • **一.我们对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直觉...
    pauletta阅读 2,90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