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姑娘:
国庆长假结束有好几天了,整个鼓浪屿也终于安静下来了。
客栈的院子里面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种了一些三角梅,有红色的也有紫色的,在清晨安静的阳光下,特别惹人喜爱。我现在就坐着院子里面,趴在木桌子上给你写这封信。你在信里面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没有目的的“流浪”。老实讲,我也不知道,除了说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之外,我也想不到其它特别有说服力的理由了。我也很赞同你的说法,人并不需要把所有的东西都体验过一遍之后才能说人生圆满,我们时间毕竟有限。我们两个都是喜欢未知的人,我们都讨厌一成不变,但是我们的方式则完全不一样,你用创业来探索未知,我则用流浪。当然啦,你说有创造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你要创造出如果没有你就不能存在的东西,这个我很欣赏。之前看过一句话“活着,或者创造”,也就是说,创造是超出我们平时所说“活着”那个概念的。“活着”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我们就会像余华笔下那种无奈和被动的状态,但如果创造了,那么我们生命就不单单只是蜉蝣一般短暂,而是拥有永恒的力量。
说了这么多,我发现目前自己好像也没有在创造什么。或许将来会,哪天我走累了,在一个边陲小镇安定下来,写下我一生的故事,编辑成书,不管有没有人看。
我查了一下你说的那个Vivian Maier,确实是一个传奇摄影师,就像众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只有在过世之后,作品才得到公众的认可。不过她和梵高之类的艺术家又不同,她生前拍的所有照片都只保留为底片的状态,没有洗出来。她用自己一双特别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记录下来之后又不求得到其他人的认可,难道只是为了追求画面定格瞬间,那种艺术创造带来的快乐?如果不是后来有人阴差阳错拿到那一箱底片,岂不是自己的创造永远只属于她自己?或许吧,就像卡夫卡那样,作品还是过世后别人发表的呢。
你说你在美国做的那个咖啡馆采访项目我看了一下,确实挺有意思的,采访了那么多人,有那么多故事。或许我也应该做点什么类似的东西?我正好不是在路上么?我得想想,你有什么好点子的话也可以跟我说说。
关于客栈这边,因为国庆比较繁忙的缘故,客栈老板让我这段时间先暂住在这里,给我搭了一张临时的床,这样就不需要每天轮渡来回跑了,毕竟国庆期间这里早上晚上都会有很多事情要做。新来的义工很年轻,这些工作刚刚上手,做事不熟练,我多帮几天忙也是应该的。
刚刚说到摄影,我又想起节前我还住在K哥家里的时候,他要带客人过来鼓浪屿拍写真照,问我要不要跟他一起。我当然答应了,不过没帮到什么忙,他们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团队,有负责灯光的,有负责造型的,K哥负责拍照。虽然没有帮什么,不过能在旁边学习一下也是很不错的,现在我知道了光线对拍照的重要性。K哥总是说,“摄影玩的就是光线”,现在总算了解了一些。对于商业摄影,他还是颇有微词的,说什么“要不是混口饭吃,才懒得接什么狗屁商业拍摄”。他习惯用更为艺术的角度来理解摄影,他拍照的角度比较特别,经常会用一些常人想不到的视角。他喜欢拿出自己打印好的摄影作品,滔滔不绝地讲述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数码单反是他的主要器材,不过似乎他更钟情于普通的胶片相机,“照片洗出来你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K哥的工作室我去过,比较小,几台电脑,后面还有一个小影棚。他现在和朋友计划建造更大的工作室,要有独立的暗房,有展示厅,有舞台,要做成一个开放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来,睡里面都可以。我问是不是要像Andy Warhol的“Factory”一样,K哥看着我笑了笑,“理念类似,不过当然不会有吸毒滥交那一部分的”。
非常欣赏K哥,他有自己的理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怎么去做到。
对一个朋友如果只是平时偶尔聚聚,而不去深入他的生活的话,我想我们是很难完全了解这个人的。就像K哥这样,虽然认识多年,不过我感觉这几个星期下来,对他有完全不同的认识。他是那种根本无法一眼看穿的人,没有人会知道他吐着烟圈,眼神“呆滞”看着前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所以周围人对他的误解也很多。以前高中的时候,他有一种格格不入超然于世的气质,话不多,朋友更少。他成绩一般,蔑视校园规则,多次因为头发过长和不整洁被叫去教导处。对于不关心的人和事,他简直可以用冷漠来形容,但他又偏偏特别招女生喜欢。每次有人说,“K哥,那么多女生喜欢你,你怎么对别人那么冷呢?”K哥总是淡淡歪嘴一笑,“是么?”,就走掉了。他很聪明,但是对于学习他似乎总是“适可而止”,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想考去哪里,或者以后想做什么。在高三其它同学都在冲刺高考的时候,他曾“失踪”了三个月,对外说是受伤在家休养,但是少数了解他的人知道那只是借口,具体他去哪里了我现在都不清楚,我问起过这件事,他又只是笑笑说,“随便走了走”。走去哪里了?发生了什么?他都闭口不言。这更让他成了同学眼里谜一样的人物。后来我就知道他来厦门了,大学读了一半,做了很多份不同的工作。偶然机会知道我要出来“流浪”,就邀请我先来他这里小住一阵。
对了,K哥下周会和朋友在沙滩举办一个派对,说什么“各界狐朋狗友”都会来参加。也叫我去,还是比较期待的。这段时间在客栈待的久了,他的朋友圈子我了解还是太少,能有个这样的机会,还是不错的。客栈老板说K哥会定期举办这样的派对,邀请很多厦门“不务正业”的人参加,他本人也每次都去。
不知不觉又说了这么多,手都有点酸了。就此打住吧。
一个喜欢与名叫“卡拉”的猫做朋友的人
2013年10月
注:照片是我从Vivian Maier作品集里面选出来的最喜欢的一张,和你选的不一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