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天中午放学回家,高兴的说:“今天的午饭怎么这么丰盛呀。”我笑着说:“只要你喜欢吃就好。”
其实也没啥好吃的,就炒了两个青菜,也没有鸡鸭鱼肉。可没想到儿子竟然这么高兴。看来经常吃肉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当然儿子高兴,我这当妈的自然喜欢。
也可能儿子看见那块大西瓜了吧。
儿子说:“妈妈明天家长会。我全部考的A,我看着就爽,还说妈妈我要报推荐生。谁谁也要报。”我说:“好。”我又说:“这次我看你英语考的不太好,谁谁考的挺好,看来他请教教管用了,他好像从初二下学期就请了,你看他现在考的挺好。要不咱也请一个。”儿子说:“不用。”我说:“你不请家教,那咱把请家教的钱都吃了。”儿子说:“你还不如把请家教的钱都给我呢。”我说:“好,明天我给你一万放你学习桌上,你天天看着它学习,是不是会更得劲。”他说:“那是。”娘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正事,还开着玩笑,不知不觉饭就吃完了。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没钱的,吃个饭一点问题没有,想吃啥,买,楼下就是市场,卖啥的都有。不至于为了吃饭犯愁。
现在社会进步了,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生活也提高了。吃饭穿衣已不成问题。别说这些了,你看看各处的高楼大厦,再看看小区里停的一排排的私家车,你再看看那宽敞的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个个都精神十足。如果四十年前这种场景你想也不会想到吧。
四十年前,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一个女孩降生在了一个低矮的用土胚建成的小房间里。
这个女孩的父亲从省城上班,母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按说应该条件不错吧,可父亲在省城上班挣得工资还不够自己吃的。
父亲为了吃饱肚子,在单位干最苦最累的活,就为了能多挣点粮票,能吃饱饭。父亲还要把细粮换成粗粮吃,为了能多剩下点,顺便给在乡村的父母和妻儿。
母亲在农村更是可怜,自己为了吃饱饭,去地里采摘地瓜叶子吃。当时奶水不足,还要给孩子喂饭,给孩子吃啥,据说也就是喂点玉米面粥。偶尔父亲给捎回去几斤口酥,妈妈喂给女孩吃的时候,都不敢大口咬了喂,生怕有些渣渣进了自己嘴里去,那时候口酥金贵,从乡下买不着。母亲都是用牙齿咬一点,两个牙齿对着嚼,这样不会有多余的吃进去。嚼碎再喂给女儿。
孩子大点了,出去串门,有人给孩子块馒头,孩子吃不完,母亲把剩下的一点都放进嘴里了,想起孩子中午还没吃的,又赶紧把放到嘴里的馒头拿出来,攥在手心里,直到回家再给孩子热热吃。
姥姥家生活还算富裕,每每回娘家,能够吃点饱饭。临走还会给拿点粮食,给女孩烙个鸡蛋饼,拿着路上吃。
每次去姥姥家,我们走时都是姥姥送我们,每次都会送到看见我们家那低矮的两间土坯房才回去。有时我问姥姥:“你为啥要送我们这么远呀?”姥姥说:“不放心你们娘俩。”她总觉得父亲不在身边,怕妈妈伤心难过。
女孩几岁的时候,她有时实在饿的厉害,她也不给妈妈说,她只会给妈妈说:“妈妈我难受。”妈妈会问:“你哪里难受呀?”女孩就指着肚肚说:“这里。”妈妈每次都会给女孩炒一个鸡蛋,就着馒头吃。当时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
低矮的土坯房还有两间,那是女孩四叔家的房子 。这四间房是一起盖的。分给了女孩父母,和四叔夫妻各两间。据说分家的时候,就一家两间土坯房和两双筷子两个碗,啥粮食也没给。
四叔在家务农,他也是个能人,他家比女孩家富裕。有时他家杀猪,也会让女孩过去吃肉啃骨头。
过了一两年,土地承包到户。大家有粮食吃了。不用挨饿了。但是柴火缺少,女孩的妈妈就起早到很远的地方去扫树叶子。然后一包一包的包好,用地排车拉回来。女孩帮妈妈推着。
过两年女孩上学了,也学会了骑自行车。她妈妈不会骑自行车,女孩还没有自行车高,就每天中午放学后做好饭,再去地里接妈妈回家。
那个时候自行车也不好买,是女孩爸爸在省城托人买的,那辆自行车不是现在二六的自行车,是二八的大金鹿自行车。女孩每次上车子都是蹬着车子的脚拐上车。因为车子太高,女孩太矮。她蹬着脚蹬子上不去。
女孩特别懂事,七八岁就会蒸馒头。有一天她放学回家,准备做饭,掀开锅盖看到一个大盆在里面。
她知道了,一定是妈妈活得面,怕在外面天冷开不了,放到了锅里。她知道每次妈妈都这样做。有时妈妈和面蒸馒头,她就在旁边坐在问这问那。她问:“妈妈面怎么叫开了呀?”妈妈回答到:“面满了盆就算开了。”她又问:“妈妈这馒头放到锅里啥时候熟呀?”妈妈说:“开锅放馒头,放进去后再烧二十分钟火,馒头就熟了。”妈妈说着无心,可女孩都一一记住了。
这不放学回家看着面开了,妈妈还没有回来,她知道妈妈要很晚才能干完活回家。于是她撸起袖子,就开始和面蒸馒头。虽然揉的馒头有大有小,样貌也不好看,据妈妈说馒头居然蒸熟了。蒸好馒头后女孩又骑车子去接回了妈妈。
在路上女孩兴奋的说:“妈妈我会蒸馒头了,以后我再学着炒菜,到时候你回家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了。”妈妈很高兴,说:“我宝贝女儿长大了,我有指望了。”妈妈虽然这么说,但是女孩分明看到了妈妈眼里含着泪花。那应该是幸福的泪。也可能还有别的含义。
女孩父亲常年在外地上班,也就是在农忙的时候回家帮着母亲忙忙。可平时都是母亲自己种那十几亩地。可想而知母亲的不易。
有时要浇水,如果轮到她家,母亲半夜就要出门走好几里路去浇水。其实这些活别人家都是男人干的,可女孩家只有妈妈一个女人去做。回到家女孩把馒头端过来,又拿了点自家腌的小咸菜。那天妈妈吃的别提多香甜了。
有一天女孩家养的猪死了,妈妈心疼了好一阵子。猪也就五六十斤的样子。母亲就找人帮着给杀了。然后煮了,那时候不论家里养的什么鸡呀,猪呀,死了都是自己吃了或者卖钱的,没有扔了或埋了的。
母亲不会骑自行车没法把猪肉卖了,就让女孩去姥姥家找姥爷。那时没有电话,有啥事只能直接去。女孩骑车子去了姥姥家,女孩羞涩不知道如何给姥爷说。就说:“姥爷,我妈妈让你去我们家吃猪肉,我家猪死了,我妈把它煮了。”姥爷就和女孩一起去了。
姥爷把猪肉卖了,一共就卖了好像不到十块钱。可姥爷每每提到这事就笑话我,你妈说让我去帮着卖猪肉吧,你非要说让我去吃肉。我就辩解说:“你不也吃了吗。”其实姥爷哪里舍得吃呀,那时候都条件不好,能卖点钱就卖点。也就是剩下的汤汤水水的吃了点。没办法那时候条件都不好。
女孩十岁的时候,跟着母亲去了省城。从此一家总算团聚了。
虽然进了城,但是就父亲一人上班,工资还是不太高。她家一般都是自己做饭吃,因为这样能节省点。
那时候女孩最盼着父亲去他们单位食堂买饭了,他们食堂炒的菜可香了,女孩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菜。最让女孩难以忘记的还有父亲食堂的包子。每次买了她都要多吃两个。时隔三十年女孩还一直记着那食堂的包子。每每说起还直流口水。
有时候她说:“怎么现在条件这么好了,就是吃不到原来的味了呢,每每说起别人都笑话她。说她是吃黄牙了。
女孩母亲后来也找了个活干,是在一个干休所烧锅炉,开水后,帮着把水装到暖水瓶里,然后放到每个房间。这种活比起乡下的活可轻松多了。她挺满足。最让女孩高兴的是,每每妈妈回来都能给她拿一些炸的鱼和耦合。她吃着非常香甜。
女孩上了高中,学校离妈妈上班的地方挺近,中午去妈妈单位吃饭,妈妈挣钱了,家里也生活宽裕了不少,每次去妈妈都给她买好吃的饭菜。妈妈说:“要把原来没吃的都让她吃回来。”这那里可能吃回来呀,可就这样女孩也非常满足当时的生活。
后来女孩没有考上大学,正好父亲单位招工,她就去报了名,从此成了一名工人。这时条件就更好了,她可以尝尽天下美味。因为上班有工资,家里又不要她的,她就尽情的玩耍,经常去旅游。
后来女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老公是一个厨师,还是个特级厨师,你说她不想吃啥有啥呀。
后来儿子出生了,奶水不足,老公就给孩子买的进口奶粉。女孩有时还说:“你看看咱儿子多有福气,现在条件好了,想买啥买啥,想吃啥有啥。我小的时候可没这待遇,咱妈就给我喝粥,连点心都没地去买。”老公说:“那时候是什么时候,你住的那地方有钱也没处买去呀,更别说没钱了。”
前几天又提起小时候食堂那包子的事,同事说:“那是什么年代呀,从来没吃过食堂的包子你觉得好吃,好吃你一年也吃不几次,所以你觉得好吃,如果天天让你吃你还能觉得它好吃,现在你啥没吃过呀,吃的多了啥也没味道了。你看看我,当年就为了吃口饱饭才去当的兵,当时吃着食堂的白菜粉条炖肉别提多好吃了,给啥都不换。现在就是来盘海参肘子也吃着没胃口。这是为什么,还不是现在的日子好了。原来五毛钱一斤肉买不起,现在就是五十块钱一斤也买的起。”
是啊,原来连吃饱饭都是奢望,现在吃饭都讲究合理搭配营养 。现在不仅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现在更讲究饮食结构搭配合理,这是何等的变化。
前几天来了几位朋友,在吃饭期间,我因为有事要先走,我就说:“大家吃好喝好玩好,费用我来出。”说话间我走出了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