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大学专业是服装设计.说起这个专业,人们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人会觉得是一个高大上的专业,每天巴黎,米兰,韩国的跑。这种思想一般年轻人居多。
第二种人会觉得,这个专业教出来是个裁缝吧。每天赶不完的活,挣的少,干活多,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对的。
在北京工作的那段时间,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机会。是精彩的,也是疲惫的。
我在北京应聘的工作是服装设计师助理,我干的服装店面销售。很多人觉服装店面销售这个工作很low。至少个服装设计比是low的。
其实根据我现在的分析,老板当时店面销售都不太想让我干,因为刚毕业真的什么都不会。当时我的一个学姐是设计师。老板也是看她的面子,留下了我。但是我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老板让干啥我就干啥。不给钱也干。得好好报答老板,还有学姐。
其实多数销售店员的工资和设计师助理的工资一样。好的店长的工资和一般设计师工资也差不多。说出来,可能大家不相信,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当时我是归销售总监李姐管理的。在我内心是尊敬她的。李姐是女强人型的,外表很瘦弱,内心无比的强大。是我见过做事最认真的人。
对自己非常的狠,出差熬夜是家常便饭。我觉得从我认识李姐,李姐就不断咳嗽。等我辞职的时候,还是在咳嗽。她总说没有时间看病,老大(就是我们大老板,李姐算是二老板)把销售交给我,我得全力做好。
李姐希望我能成为服装陈列师。公司的陈列师比较紧缺,流动很大。其实我当时真的不懂服装陈列,但是觉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不得不说,我人性是多么的肤浅。
李姐对我挺好,虽然让我干销售,但是实习工资是按陈列师拿的。而且自己卖掉多少衣服就能那多少提成,没有任务的限制。如果说销售员,怎么可能没有任务。
我第一个月拿到了4780的工资,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给我定的目标是700元。2012年对于一个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4780元,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记得我那时候一年的学费是6800。
其实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值那么多钱。李姐看我是一个学生,怕我第一次来北京缺钱。
我在店铺工作这段时间,我总是能听见员工对李姐的不满,抱怨。甚至她们给她起外号女魔头。
有一次在店铺里,一些陈列我做的不对。李姐就当面批评了我。很多销售人员吓的都离我们非常远。然后李姐教给了我很多技巧,我觉得确实非常受用。
但是李姐走后,一些女店员总是用同情的语气给我说,李姐事儿太多了,你跟着这样的变态领导工作,得多辛苦。而我只能笑笑。一些陈列师,也会给我说李姐的坏话。我也是只能装的很认真听的样子。
其实店员也是非常辛苦的。每天上千的衣服需要点货。卫生工作,销售工作都要干。服装销售真的不是你看到的那样,卖卖货那么轻松。所以店员也是有怨气的。但是如果没有尊重,别人对你好,你也会分不清,一样抱怨。
但是我觉得至少人家是给咱们开工资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人。工作不喜欢可以离开,何必说人家的坏话。
2
在店铺里销售的工作,很忙碌,也很迷茫。我们卖的是中高端男装,所以这里销售员都是女性,除了我之外。
我是一个不会和女性交流的男人。
销售之间也会挣抢客户。所以避免不了矛盾产生。每个人的销售都有任务,如果完不成工资就会扣掉,所以大家的关系都是敌对的。
我也会经常被抢顾客,一个顾客接到一半就让其他销售抢走。我到是从来不生气,第一我老觉的公司给我的钱太多了。第二,我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方式。第三,她们确实生活不易,当然我也是非常困难。
我们店铺有一个销售冠军,她叫小丽。中学就没上完,就出来卖货。销售技巧非常厉害,很会揣摩人的心里。我对她非常的佩服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能获得这个冠军,也是全靠抢别的销售员的顾客。而且别人都给她起外号“抢王”,但是她重来不抢我的客户。
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你重来不抢我的客户。”
小丽说:“我才不会像那几个傻妞抢你的单。你的头是李姐,你以后不会一直干销售员。你以后在公司发展可能好也可能坏,但是我不会冒险的。你是大学毕业有选择,而我没有。”
小丽是一个尊重游戏规则的人。
我觉得这样看似激励了销售人员的斗志,但是对公司发展特别不好。顾客会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绵羊,而我们就像饿了好几天的狼!!对顾客的压迫感,太强了。
而一些国外的牌子,比如优衣库,hm,gap等都是自助式销售模式。导购不会打扰顾客选衣服,让顾客很轻松。顾客体验很好,没有压迫感。从各店的销售数据来看,这样做是对的。
其实不仅仅是服装,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括电商,网购。都非常尊重顾客自主权,你来我这里可以休息,可以观看,买不买是你自己的事,但是销售数据却非常的高。
3
最近各大电台调节情感类节目非常火。收视率也是异常火爆.
但是不得不说很多专家,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出名,不停的撕,不停的撕,撕,撕,撕…我没见过那个著名的心理学专家,用电视上的口气与咨询者说话。
他们会制造两个人格角色,一个是糟点满满的奇葩人格,一个是完美无缺人格。这个过程,作为观众会情不自禁把自己代入完美无缺的人格。然后会非常同情完美人格,疼恨奇葩人格。
而这时专家会用一些恶毒的语言分析,甚至是命令的口气大声的嘶吼。。不断放大你的共鸣,愤怒,然后就是底下观众的叫好。
最后专家出名咯,观众解气了。人家的情感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起码缺少对前来者的尊重!!
有些家庭20多年的老问题了,有点逻辑的应该知道,肯定不是一个人单纯的问题,也是一个节目40分钟能解决了的。
如果有问题,我还是定期联系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和情感专家。这个费用也不是太高。问题是长时间养成的,需要定期去咨询。
这个行业在外国已经很成熟,国内也开始慢慢的重视起来。我自己是体验过得,三线城市的费用200左右每个小时。非常的专业,他会合理的引导你,至少缓解了我的压力。
4
人与人相处,和照镜子一样。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对你怎么样。尊重别人,是为了不让自己的脸挨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理解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
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是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