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是个孤儿,小时候住在寄养家庭,遭受过养父母的虐待。心理防御极强,总是用暴力来掩藏自己的脆弱。同时,威尔又有着惊人的数学天赋。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也是无人能及。在哈佛酒吧,他用自己的天才征服了学霸白富美史凯兰。
“你的可悲是在五十年后,你才开始了解,生命中有两件事是确定,一是别只会打高空,二是你花一万五所受的教育,用一块五就能在图书馆得到”
他在麻省理工当清洁工,无意间看到蓝勃教授在教室走廊留下的一道超级难题,扬言只要在这学期能解出来的学生能名利双收。但是威尔只用一晚上的时间就把题解解出来了。第二次,威尔也是轻易就解出教授花两年时间才解出来的难题。
当爱才心切的蓝勃教授找到威尔时,他已经因为斗殴进了监狱,教授表示想当威尔的监护人,并保释威尔,条件是他要和教授一起学习并讨论数学,还有看心理医生(威尔从小住在寄养家庭,并受过养父母的虐待,心理自我封闭)
威尔接受条件,数学上两人很愉快,但是教授找来的心理医生都被威尔气跑了。直到教授找来自己的大学好友尚恩。
威尔和尚恩第一次交流,他通过教授自己画的一副画,看穿了尚恩的弱点——他已逝的妻子,和之前对其他心理学家一样,威尔成功把尚恩激怒,不一样的是尚恩决定继续和威尔交流下去。
情感上,威尔和史凯兰进展顺利,两人开始约会。
第二次见面,尚恩首先敞开心扉,坦然接受威尔对他的批评以及上次见面的无理。并和威尔分享了自己对艺术,女人,战争,爱情的独特理解,或者说是对知识认知的理解。他觉得威尔虽然天赋异禀,但是这一切的知识都只是从书本上得来,自己并没有亲身体会过,这在尚恩看来显得很空白无力。威尔被直指要害,内心开始动摇,特别是关于尚恩怀疑他失去了勇敢去爱别人的能力。
雨中打电话给史凯兰,却又匆匆挂掉。表明威尔内心开始挣扎,害怕承受不起这份爱。
第三次和尚恩交流。双方什么也没有说。尚恩在等威尔先开口,只有当威尔自己内心真正想倾述时,交流才会有意义。
第四次交流,威尔终于打破沉默。从飞机的笑话聊到做爱,最后终于拐弯抹角聊到自己的约会和自己喜欢的人史凯兰。当被问到还会不会继续约会时,威尔的回答是不知道,表示继续下去可能会发现女生其实没有那么完美从而心生失望。然而尚恩去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威尔内心在害怕,害怕发现自己真的如之前尚恩所说,失去了勇敢爱别人的能力,害怕破坏自己的完美,害怕失去这最后的自信。
尚恩和威尔分享了他太太一紧张就放屁的糗事,并表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人无完人,正是这些小缺点才最让人想念,难忘。真正的爱情或许就是知道彼此的缺点却依然爱对方。接受自己和对方都是不完美这一事实。
威尔决定再次约史凯兰出来。
第五次和尚恩交流。威尔问尚恩,如果没有遇到他的太太,他现在的生活会怎么样,会不会更好点(尚恩因为失去妻子内心是痛苦的)。以及有没有后悔选择他的太太。威尔这样问是因为他自己内心也是害怕的,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痛苦,害怕自己会后悔。
或许是尚恩在对待妻子问题上表现的无怨无悔坚定了威尔,他和史凯兰关系更进一步。
正当尚恩对威尔的治疗初有成效时,蓝勃和尚恩在威尔问题上出现分歧。蓝勃想让威尔更快进入状态开始更有挑战性工作,而尚恩认为时机还没到,虽然威尔的内心已经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他仍需要更多时间。
史凯兰想要威尔和她一起去加州生活,对此,威尔明显还没有准备好,他内心是害怕的,害怕史凯兰发现自己的童年的悲惨遭遇,害怕自己内心的脆弱被发现,害怕自己被人怜悯。争吵中威尔说出自己童年的不幸,出于自我保护,威尔先说出了不爱史凯兰。两人在争吵中不欢而散。
第六次交流,尚恩希望威尔能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东西,并且不希望威尔因为外界的因素去逃避自己内心的追求,应该勇敢去追求内心所爱。
史凯兰离开去加州,威尔内心犹豫不决。
第七次交流,无心听到蓝勃和尚恩争吵,从中可知尚恩是在真心对待他。威尔开始真正的敞开心扉,坦诚接受自己和他人。
最后一次交流中,当尚恩一次次重复说着这不是你的错时,真的很让人感动。
童年的不幸经历并不是威尔所愿,此前他一次次伤害身边试图帮助他的人也只是一种自我保护。从小受到的伤害让威尔的内心其实是自我否定的,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自己。父母的吵架,自己遭受的虐待都是因为自己的错,即使长大后有了自己的是非观,这种童年的阴影仍然占据他的内心深处。
当尚恩反复告诉他这不是他的错时,他卸下防御,内在的委屈得到认同,情感得到发泄。最后,威尔的对不起既是对尚恩说的也是对此前的自己说的。
愿所有人都是被童年治愈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