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与加减法,算理不难理解,可学生就是不会做,不能解,这种直来直去的加加减减的解法,怎么愣是学不会,真是不可思议。
怎么办呢?不会解方程组的话,列方程组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形成,解题技能大打折扣。我注意观察发现,学生不爱在座位上做练习,喜欢爬黑板。喜欢爬黑板就给大量爬黑板的机会。于是,每天到校,每人爬黑板练习一两题。第一次练习,发现掌握水准,相机辅导,在理解掌握方法的基础上,练习再练习。每天每题多练两遍,隔天三五天再练习,做会一道题,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在不断练习尝试中发展解题技能。
尝试两周,80%学生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了,心中升起了希望,再次点燃信心火苗。
这样做的道理有三:
1.儿童心理是期盼黑板上露脸,喜欢在黑板上学习,展示才华。那就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爬学想学,自立自强能力差的爬黑板,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2.增添学习信心方法。一遍练过,明确说以后天天练习,一道题练熟练会,增加学会的信心,也为认识“啥叫学会,怎么学会”这些问题,作了很好的诠释。学会的唯一通道,是反复练习,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捷径。
3.促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认识到学困生学会的话,必须相信自己,反复练习,终有回报。再差的小孩,只要努力就有惊喜;只有激励引导,才是学困生转化的不二法门。
今后做法,堂堂清,周周清,做实做足,不放纵,不埋怨,不做作,以组际比赛的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像杜郎口,结成学习小组,改变过去,单项式交流方式,调动学习内驱力。还有十人,让自愿辅导的结成学习小组,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相比较,比埋怨、生气要强得多。有时候常想讲解深入浅出,怎么学不会,数学实验激趣启思,怎么也唤醒不起学习自觉性?不如爬黑板练习效果好。付出得多,总算有了回报。
摸清学习心理,设计引导教学,以练促学,增加学习信心是教学转轨必须研究的课题,走出高耗低效的关键。不要以从前的教学指导为尺码,而是现在学习掌握的策略方法为标准,相机引导,不断“铺路搭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我先深入学生心理,随机采访,及时洞察学情,再创设问题情境,明理练习,督促反复练,激励表扬,促进学生专心成长。
实践先前认识不足,需要围绕中心问题,练习思考,增强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