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件好玩的事。
我有个朋友,某天收拾梳妆台的时候,被儿子看到了自己的首饰盒。孩子问她,这个盒子是做什么的。
基于对自己娃的了解,她的警戒值立刻提高到五颗星,严肃认真的告诉孩子,这里面装的都是很珍贵的东西,不能随便碰。
孩子点点头。
她心里一松,以为这一关顺利趟过了。
过了几天,她去拿项链,盒子一打开,里面的东西变成了一辆小汽车,两三颗玻璃球,一张小纸片,还有不知道哪里捡来的小石头。
然后儿子一脸无辜和坦然,“是呀,这些都是很珍贵的东西呀。”
我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是的,不论年龄大小,三岁的男人也同样适用。
咳咳咳——还告诉我们,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一件不起眼又破旧的小东西,可能和你的钻石戒指一样宝贵。
所以,当你死活让娃去跟小朋友分享时,要问一下自己,有谁硬逼着你去跟人分享你的包包你的房产证和支付宝密码了吗?
我相信,如果真有人这么干,你要么立马炸毛开撕,要么拿起电话直接拨打妖妖灵。
分享!?呵呵,打劫就是打劫,何必说得那么好听。
一
这些话想必大家听着都很耳熟:
他都哭了,你就给他玩儿一会嘛。
你是哥哥,让一下弟弟妹妹怎么了?
这么小气干什么,当心没人跟你一起玩。
就给他玩一会,等一下给你买个冰淇淋吃。
等他走了东西还不是你的,到时候你愿意玩多久就玩多久。
平常也没见你多喜欢这个东西啊,怎么别人一要就成香饽饽了?
……
这些套路里面,满满的都是不讲道理的逻辑:大人借着一个“分享”的由头,实际上对孩子实行的是打压、侵犯和剥夺。
这哪里是什么分享,这是跟别人合起伙来,打劫自己的娃。
真那么喜欢分享,请你自己上,不要拿着孩子的东西装大方。
那些软硬兼施不停推着孩子去分享的人,你大可放心,你的孩子肯定不会成为一个乐意分享的人。
因为他在每一次的”分享“中体验到的,是自己的感受被忽视,自己的意愿不被尊重,自己的物品被剥夺。
你只是把分享扯成了一块遮羞布,用来维护自己那张薄薄的脸面——为了自己不尴尬,选择让孩子受伤。
就这样你还指望娃能学会分享?
呵呵,你的目标是培养出一个斯德哥尔摩患者吗?
二
母亲节的时候,有一个小故事刷爆了朋友圈。
说的是一个叫做Carson的小男孩,去公园玩时,遇到几个想要他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来的小朋友,Carson不愿意,他的妈妈是这么说的:
Carson,你可以跟他们说不,只是拒绝就可以,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说。
结果,那群孩子在被拒绝之后转过来跟Carson的妈妈告状,说Carson很小气。
Carson的妈妈继续力挺了自己的孩子,并在受到其他家长的质疑之后,把这个故事发在了Facebook上。
结果不用说,大家都夸她干得漂亮。
但在一片欢乐祥和共同抵制熊孩子&熊家长的气氛中,有一个声音跳出来,解释说Carson并非不愿意分享,他带着玩具本来就是去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的。
很多人赞成这种说法,但这种论调其实暗藏祸心,它偷偷的把重点切换到去强调拒绝分享的理由, 依然在用是否愿意分享来评判一个人,潜台词是“理由足够让人接受,才有权拒绝分享”。
Carson的妈妈认为拒绝有理,后者是拒绝“需要理由”。
就好像你跟公司请假,一个老板只需要你走正常流程递上假条安排好工作就可以,另外一个则需要你不停解释请假的理由,还要详细论述事情的紧急性和请假的必要性,搞不好还需要再回顾一下自己的请假史,表达一下对自己“居然”要请假的诚惶诚恐以及“时刻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家里的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比不上公司的事”的忠心。
一个坦荡,一个猥琐。
三
为什么我们都那么看重分享?
从情感角度来说,我喜欢你,自然就会想要跟你分享我觉得美好的事物。
从利益角度来说,我有一本书,你有一壶茶,分享能让彼此获得更多,能让群体利益最大化。
所以分享,本来应该是一件又“美”又“好”的事。
前提是它发自真心,主动给出。
对这方面再焦虑的父母,也不得不承认,孩子天然的就会表现出分享的行为。尽管人性里有自私,有破坏和攻击,但也同样有和平、利他和合作的一面。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开放而乐于分享,请把重点放在,在孩子表现出分享的行为之后,和他一起体验由此带来的美好感受和利人利己的结果——它们才会强化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把某一次偶然的分享,逐渐内化成为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而一个被打劫的人,只会尝到教训,下一次要更警惕,更努力的保护好属于自己的东西。
懒妈邦:微信公号“懒妈邦”,本硕临床与应用心理学,本行做心理咨询,后来进了早期家庭教育这个行当,家有慢慢小朋友一岁十一个月,全职至今,主攻方向是“如何一边带娃一边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