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写作》一书的作者乔利·詹森是美国的一位社会学教授,在本书中他谈论了学术写作中常见的误区和克服的方法,对我很有启发意义。
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总纲,提出我们应该将学术写作“去神秘化”,代之以“工匠精神”。第二章给了三条简单易行的建议,包括建立项目盒子、使用通风文档和每天至少动笔15分钟。第三章分析了七种常见的心理误区,包括立志写巨著、“清爽好动笔”、详尽搜集文献等。第四章给出了一些保持写作激情的建议。第五章则提倡组建写作小组,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帮助自己保持写作进度。
2020年7月17日我第一次读完本书,重点阅读了前三章,很受启发。本文主要是我对前三章的总结和体会。后两章留待未来细读。
写作应有的心态
作者拥有多年的学术写作经验,也帮助过很多同行克服写作中遇到的障碍。在他看来:
在写作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疑惑恐惧和受到障碍的时候,哪怕是看起来轻轻松松就能写出巨著的人,同样也会如此……写不下去的时候,我们需要直面问题,寻求帮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打破沉默与羞耻的窘境。太多学者都是因此与高产高效失之交臂。
要拥有正确的写作心态,我们首先要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
你手头的项目不是丛林中潜伏的野兽,而是每天都要遛一遛的小狗。
对于那些怀疑自己写作能力的人,作者提倡要用工匠精神去对对待写作。他认为,学术写作不是需要巨大的创造力才能做好的事情,而是一门像木匠一样的普通手艺活;只要我们耐心地打磨它,它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工匠精神不仅能帮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还对我们的整个学术生涯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
工匠精神能让我们保持谦虚和希望,不至于陷入浮夸和焦虑中,他能让我们专注于写作本身,而非想象出来的种种结果,不管好还是坏。
高效写作是一种享受
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你会觉得压力更小、成就感更大:
从记忆的角度看,学术写作对笔头和脑袋都有好处,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压力可能会更小,动笔会更勤,成果也会更多,而不会动辄分心抑郁停滞不前。
在困难时期,写作甚至可以是一种精神慰藉:
写作可以是我们的避难所,因为每天的这样一段时间,就能够使我们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信仰事业中……在无数工作上的杂事让我们忙得团团转时,学术写作正是一种特权。生活不堪重负的时候,规律的写作时间会宽慰我们,庇护我们。
高效写作的技巧
写作的技巧有三条,建立项目盒子、使用通风文档、每天至少动笔15分钟。
关于项目盒子,作者提到:
我比较老派,用的是一个悬挂便携式文件箱。你也可以为项目专门创建一个系统用户,把文件存到里面,制作一个电子项目盒子。
项目盒子中不仅包含文献、总结、提纲、初稿等文件,还包含一个特别的”通风文档“。在这个通风文档中:
我会描述这个项目是如何的无聊荒谬无意义,这可能是我的感受,或许我的整个人生也是如此。在15分钟自由酣畅的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后,我就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了。我干完活了,用不着想它了,我明天还会打开项目盒子,也许那时的感受会好一些。
换言之:
项目盒子负责整理,通风文档负责排毒。
最后,每天至少打开项目盒子15分钟。研究发现:
……与每次写很长时间、但每次的间隔较长相比,每天拿出一小段时间写作,在创造性、产出效率方面是占优的。
所以:
最好的办法是少量多次,有感觉了就写。
另外,作者还建议:
……每周安排6次写作时间,而不是7次。这意味着哪怕有一天没写,你也不需要背上负罪感。勤动笔,压力小,成果多,这才是要紧事。
减少分心
作者想了种种方法去克服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干扰,包括:
(1)仔细挑选写作的时间
一旦认清了我正在做的事情,我就为写作争取了每周3~5天的清晨写作时间,每天两个小时。
(2)保持项目盒子的清爽
我很警惕的避免,只把进行了一半,或者日后再说的研究,放在当下的写作空间里。被众多未完成的项目围绕,不仅令人伤神,更使人分心,所以我学会了怎样清理维护运作空间,一心一意做手头的项目。
(3)建立专门的写作空间:
来吧,建立一个专用整齐有吸引力的研究空间吧,做学问就得有这样一方净土。
这个空间不需要很大,也不需要有很多书本和装备:
我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书桌,一把椅子,一个项目盒子。
管理精力
首先,把你的时间分为A、B、C三类,A类时间是精力最充沛的时间,B类和C类等而下之。然后:
我们需要学会把精力和任务匹配起来。A类精力投入A类项目,B类精力投入B类项目,C类经历投入C类项目。
对于学者来说:
学术研究值得你投入A类精力……日常活动,比如准备教过的课程,往往只需要B类精力……电子邮件、批阅试卷、答疑解惑、汇报、教工会议大多是C类任务。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通过分级匹配法,你可以将精力用到真正重要的任务上,给你带来成就感、价值感的事情。对任何要做的事情都投入同样的精力,任务也好,教学也好,研究也好,这样是行不通的。
破除写作神话
一些学者之所以写不出东西来,是因为他们常年遭受着一种或者多种写作神话的困扰:
学院生活中最常见、危害也最大的一种写作神话,就是要写出影响巨大的作品,也就是巨著……有一些人多年挣扎于梦想的荣光与现实的成果不足之间……一个表现就是放弃、贬低自己的学术工作……好高骛远的另一个负面结果是轻蔑同事……高效的学者不会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更不会常年浪费时间去贬低别人。
另一种写作神话是”清爽好动笔“:
“清爽好动笔”指的是在静下心来动笔之前,我们应该先把所有的其他任务都处理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学术界它是流传最广危害也最大的神话之一。
作者建议:
……把写作项目想象成耐心等着我们每天去遛的小狗。如果我总是等着事情都做完了再去遛狗,那它就永远出不了家门了。
不要对读者怀有敌意
我们总是把读者(审稿人)想象成潜在的攻击者,因此不由自主地对他们怀有敌意。解决的办法是:
第一,要牢记一点,作品受到负面评价,不代表我们自己也受到了批判……第二,换一种思路,把想象中的批评视为一种支持……第三,通风文档也是一种应对之策……第四,找一个友好的可信赖的真人来替代想象中的敌意读者。
归根结底:
我们的任务不是免遭批判,而是高效的加入到学术对话中……导师、同事、评审都不能真正把你毁掉,除非他们触发了你内心对作品最深切的恐惧。
抑制完美主义冲动
写作至少有4个阶段,包括预备期、初稿期、修订期和审校期。然而,很多人在预备期和初稿期就抱有完美主义倾向,写起文章来字斟句酌。作者认为:
要想成为优秀而且高产的写作者,我们必须想办法压抑完美主义的欲望,直到写作的最后阶段。写作的起点不是完美的开篇,而是粗糙的初稿,然后通过修订和审校,畅快淋漓的把你想说的话都写出来。
他还认为:
破解完美开篇的神话的方法就是全身心投入前两个阶段,预备期和初稿期。此时的文稿是不完美的,但这是有意为之。
有些人写文章喜欢从列提纲开始,但作者更喜欢“词云法”,即在纸上把凌乱的想法或词句记下来,或者:
先信马由缰,写一点“不算数”的东西。
避免做太长的准备
有些人害怕遗漏重要文献,招致审稿人的批评,因此总是花很长时间阅读文献。在作者看来,这是不必要的:
优秀成果需要熟悉相关领域的文献,但是绝对的熟悉是达不到的。
文献阅读应该到哪里为止呢?根据作者的经验:
……每一次的文献回顾到最后都会变得重复,甚至不用看就知道,我知道当参考文献的套路已经浮现出来的时候,我就该从整理资料转向真正动笔了。
他还说:
收集文献帮助我认识了大家明师、核心概念、思潮分野也和前沿讨论,然而兴奋终究会消退,变成枯燥的千篇一律,这时就应该细读重读,选择真正想要关注和引用的材料……这时你就应该撰写文献综述的草稿了……通过书写文献综述草稿,你可以对搜集阶段做一个整理和总结,为之后注意到的新材料留出空间。
作者认为,我们要警惕“一篇都不能少的冲动”,因为:
为写作做准备,而不是投入写作,可能会让人感觉更安全,也更有趣……(但是)如果你已经花了几个月几年时间为动笔做准备,却连文献综述草稿都写不出来,那么你真正害怕的可能并不是遗漏重要文献,它只是借口,背后是其他的神话,比如说读者及敌人、滥竽充数被抓包、写不出巨著大作等心理。果真如此的话,引用数量再多也对动笔无益。把文献综述放在一边,去面对真实的恐惧吧。
我的思考
以上列举的所有误区,我基本都踩过,或者正在踩。比如说,我好高骛远,对同僚的论文不屑一顾,自己却几年写不出东西来。又比如说,我每次提笔都想一次写到最好,却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还浪费大把时间。还比如说,我每天早上总要花很长时间打扫房间,因为我总觉得,不把环境搞清爽,我就无法专心工作。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决心做如下改变:
1、改掉好高骛远的毛病,先脚踏实地地做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多快好省地发表一些论文;按照一位好心人的建议,“先走量,再提质”。
2、重新安排时间,每天上午趁着精力充沛先搞研究,到了下午就备课或者阅读书籍,至于社交、碎片化阅读和家务,则统统放到晚饭后。我认为,这套新的时间安排更科学、更减压,如果配合上规律的作息和运动,它将有效改善我的身心健康,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3、在写作的初稿期,远离电脑,用纸笔画词云、列提纲,用录音笔记记下零碎的段落,强迫自己提高输入效率,然后打开电脑,快速完成组合、编辑和修改。等初稿完成后,第一时间拿给合适的人看,寻求意见或者合作机会。
4、为了避免写作时分心,把手机拿到别的房间;也不要一大早就登陆微信,等午饭时再看也不迟。工作的时候,如果脑海中如果出现一些鸡零狗碎的念头,比如要买什么东西、要办什么杂事,先用录音笔记下来,晚饭后再集中梳理,尽量不要打断手头正在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