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郊的野寺里,赶路的穷秀才正和寺里的老和尚聊着天。
“多谢大师收留。”秀才刘集向着和尚作揖道,老和尚不推辞,靠在屋里那张藤条椅上,轻轻摇着手里蒲扇,笑眯眯的点了头。
“施主赶考不易,这荒山破庙想来少人,就劳烦施主自己收拾厢房了。”老和尚和蔼的说道。
“大师客气,小生多谢大师留宿。”刘集听过又作了一揖,原本自己误了赶路时辰,这荒寂的大山里,若不是恰巧遇见这间野庙,怕是晚上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出家人本该普度众生。”老和尚说罢,又加重了些声音“这庙里,施主尽可四处看看,只是庙尾的那座塔,施主万万不要靠近才好。”
庙里那座塔,刘集早已看到,也正是那座塔,才让刘集得以找到这座寺庙。远远看去,那座塔倒没有多异常,灰砖垒立的塔身,红瓦搭的塔顶。刘集实在看不出这塔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大师,那座塔却是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刘集心下好奇,不免多问了一句。
老和尚眯了眯眼睛,似乎踌躇些什么,最后却又开了口。
一百多年前,此地有一条恶蛟肆虐乡里,吞食家畜、为害一方,连降七十七日大雨,淹没良田无数。方圆三十里的人家都无奈离乡,只因斗不过这条蛟龙。
曾有无数法师试图斩龙除害,可无奈都斗不过这条恶蛟。如若等到这头恶蛟历劫化龙,世间还有谁能降得住他?
幸而上天有感,降下三件天器,依次唤作三才剑、琉璃镜、映魂扇。
能称做天器,当然得尽了天地灵气的孕养,可惜天器无灵,必须有能驾驭的人方才能使得了三件天器的无上灵力。
因恐恶蛟化龙,为害天下。儒释道三家各派十名弟子试器,最后天器终分别被三家中最出色的弟子所伏,而所付出的代价,是所有试器未成弟子的身死道消。
天器天成,若非认主,旁人皆难染指。
天器已得,而后当是斩蛟之时。
以这天降神器的威力,斩一条尚未化龙的恶蛟,本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无人想到,三名持器弟子里,却有一名弟子受传言所骇,心下畏惧蛟龙强横,道心渐弱。
斩蛟当日,原本三人定能斩落蛟龙,可就在最后蛟龙嘶吼之时,那名弟子灵台失守,手里天器也被击落。
另两名弟子见此,纷纷祭出全部灵力,拼的天器破灭,才将这条恶蛟斩落。
可也因为灵力耗尽,两名弟子肉身破灭,殒命当场。
那名失守灵台的弟子,也愧于自己的懦弱行径,舍下斩龙之名,独自隐入了山林,无人知其所踪。
讲到这里,穷秀才刘集也倒吸了口凉气。
“可惜,原本三件天器齐聚,定能让恶蛟堕入九幽地狱,再难翻身,可因少了一件天器之力,蛟龙留下了最后一丝灵智,儒释道三家合力将这丝灵智镇于塔中,又以寺庙宝气压制,方才将恶蛟的灵智封印。”
老和尚一口气说了这些话,有些气喘,停下来喝了几大口茶水,大手抹抹嘴角,方才又说道“寺尾的那座塔,就是传闻中镇压恶蛟灵智的塔了。”
方才刘集被传说所震,方才觉得心下紧张,可此刻回过头来,又觉得好笑。
“小生常读圣贤之言,也知人道方是天地之主,只怕这些神鬼传说,还是信不得的。”刘集轻松地对老和尚说道。
“哎,老祖宗传下的,骗不了人。”老和尚眯了眯眼睛,又笑着讲道。
见老和尚坚持,刘集也明白老人家迂腐,便不多争论,又一番感谢后,便回了自己的厢房。
老和尚依旧靠在藤椅上,笑呵呵的摇着蒲扇,屋里烛火灰暗,缓缓摇动间将老和尚的影子也倒影的分外流离。
当晚,刘集睡的倒是安稳,可午夜时分,忽然觉得内急,摸出房门之后才暗道不好。
原来,晚上走的急,竟忘了问老和尚茅房所在。
无奈之下,刘集只好一番摸索,想着夜深天黑,便摸到一处墙角下解了手。
嘴里连连念着阿弥陀佛,刘集满怀歉意的回到了屋里。
远处,一双凌厉的眼睛突然睁开,眼看着刘集在塔下撒了泡尿,又回到房里。
那座原本漆黑的塔,渐渐泛起亮光来。
咻
一道金光自此人所在之处飞出,击在光亮渐盛的塔上。
吼吼吼
隐隐能听到一声不甘的嘶吼,可当那座金光落在塔身之后,所有光亮和嘶吼都渐渐消泯。
“老畜生,安生些。”
苍老的声音凭空响起,手里握着一柄蒲扇,缓缓朝着宝塔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