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与“同”从来都不具有一样的内涵,仅仅是在现代的语境下,人们再也懒得去区分罢了。因为无论你怎样评价你现在所处的社会,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再也不能回到那个可以用道德信仰的逻辑去接人待物的时代。于是,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和”与“同”的确没有了区分的必要,不然的话,这个社会也不会简单粗暴的用“合群”来代替我们对与人相处的思考。
从幼儿园开始,对于那些不愿意或者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孩子,老师会告诉家长,您的孩子“不合群”;小学,班主任对孩子的评价中合群与否是一种很自然的评价;中学,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学校和老师只关注成绩,在这一问题上,甚至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都变得相当不重要;而到了大学,大多数学生自己开始认同“合群”,这种自我觉醒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了一种或轻或重的负担,主动去迎合、妥协,去进入一个又一个“圈子”,去合一个又一个“群”。
网上很多帖子在讲怎样让自己变得受人欢迎、怎样能让自己更好的融入集体、怎样能让自己变得合群,似乎“合群”已经提前被设定为一个正确的社交方式。然而,这样的设定和命题建立在对“和”与“同”的混同和不理解之上,建立在这个社会用“合群”替代人们独立思考和存在的可悲事实之上。
和,是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就像古人解释的那样,如烹饪之道,只有当酸甜苦辣咸和谐相处,每一味都来的恰到好处,才能算得上是上等佳肴;亦如音乐之理,也须宫商角徵羽五音共鸣,和谐共生才能成就一曲绝唱。也只有在此时,五味也好、五音也罢,达到融合与平衡过后新的生命力,才谓之和。
同,则相当程度上等于人云亦云这个词,亦是雷同、附和。什么东西可以简单的相加?我认为,只有那些没有思想、没有生命的死物可以。人则不一样,人是一根可以思想的苇草。我们在很多时候,不能把自己物化了,那将是相当可悲的事情。
也许,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挫折和困惑,但绝不能放弃独立的思考,一味的对某些所谓的“认同”遵从,为了那些未经思考和检验的某些“价值”而疲于奔命。“和”与“同”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独立的思考。“我思故我在”,抛却那些唯心主义的弊病,我们也不难从中得出思想所能赋予一个人的人格独立和存在的价值。君子之所以和而不同,就是因为尊重彼此的思想和人格,追求“不移、不淫、不屈”的独立和从容。
去年,大学开学前和父母分别,她们送了我四个字——与人为善。其实,从很小开始,母亲就以她的言传身教,告诉我这个简单朴素的处事道理。大学第一个年头里,我的确用这四个字去要求自己,并且受益良多。然而,对有些人来说,这种和谁都玩得来的做法实在是一种难以接受的“滥交“,用女生的话来讲叫”中央空调“——她们宁可要暖水袋。对于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这些人可能是爱憎分明的性格吧。但是有一点我必须指出,那就是与人为善并不等于附和所有人,也并不等于所谓的”滥交“。如果与人为善在当下都可以被这样解读,那么孔夫子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朴素的道德观恐怕是要被彻底毁在这个时代了。
其实,我们的圣人们不仅说过“君子和而不同”,还说过君子要“温润如玉“。和而不同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温润如玉则要求我们懂得与人为善的处世道理。正如网络上有些人说,合群是为了不打扰自己的独立,我赞同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与人为善是为了不给自己四面树敌,平添烦扰,也正如其言,与人为善的我们可以更好的独立。
至于“合群”,很难说是“和”还是“同”,亦不能说就是与人为善,但唯一确定的是,我们既不能为了所谓合群而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放弃了独立的权力,也不能为了凸显个性、展示棱角而与旁人格格不入。所以,“合群“作为一种模糊的行为导向,在当下不仅不能成为青年一代成长过程中的羁绊,更不能让它成为一种主流的认同。对于”合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一些理性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