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B是同一个寝室的舍友,A喜欢安静的环境,B喜欢聆听音乐,两个人慢慢的有了矛盾,A不希望B在自己学习的时候开音乐,那样会很吵闹,A完全没办法学习,而B喜欢开着音乐,B认为开着音乐更有助于自己学习。A和B找到了宿舍的管理员,那么宿舍管理员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个选择,宿舍管理员可以充当协调的角色,规定好相应的时间,宿舍要保持安静,在这个时间外,B可以开音乐。这样的做法看似是一种公平的做法,但问题就是,A和B的诉求都没有得到解决,A的诉求是一个安静的寝室,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B的诉求是一个可以在想听音乐的时候随时听音乐的寝室。在这样的规定下,A和B得到了一个看似公平的结果,但两个人的诉求都没有达成。但是对于宿舍管理员来说,他要做的是处理两个人的矛盾,一个这样的结果,没有解决诉求,但是给了两个人公平的处理方法,解决了两个人的矛盾。
第二个选择,用钱来解决问题。宿舍管理员分别和A和B谈话,由A和B出价,A愿意为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支付给B多少钱,B愿意为一个可以随时开音乐的寝室给A多少钱。结果,B的出价比A更高,宿舍管理员决定,B可以随时在寝室里开着音乐,但需要向A支付相应的补偿,A获得了补偿,但要在寝室外重新寻找一个可以安静学习的地方。这样的处理结果,满足了B的诉求,而A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补偿。这样的处理方案会比第一种选择更好吗?如果从结果论来说,是的,因为第一种选择没有任何一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第二种选择的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两个人的诉求,同时,这两种选择,都能算得上是公平的。第二种选择,A和B是同时出价的。但是当你把第二种选择推荐给宿舍管理员的时候,宿舍管理员往往并不会采用,因为第二种选择,没有满足宿舍管理员的诉求,宿舍管理员的诉求是解决A和B的矛盾,第二种选择解决了A和B的矛盾了吗?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没有。用钱去解决矛盾,没有达成心愿的一方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而达成心愿的一方如果习惯了这样的解决方式,往往在实际应用中会大多碰壁。在学生时代,某些时候,不用钱的公平往往比解决实际问题更让人在意。虽然,其实用钱的选择也是公平的。
第二种选择,是把人当成了经济人,即理性的人,用经济学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就是人是非理性的,而且非理性的程度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在以为自己理性的决定背后,往往是一个在潜意识中的感性因素在推动,理性的只是理由,而感性的才是决定。
用钱去解决问题,会形成的思考方式就是,任何人和行为都可以用钱来衡量。大多时候,这样的衡量方式是无往不利的,可在有些时候,也会行不通。就像我们问,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人吗?答案是不会。如果是用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那足够完善的算法,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取代人去做决策,理性的决策往往会更公平更有效。我们需要设计出的只是一套完美的逻辑方式,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可是现实是,人不理性,人是会胡闹的,人会被各种因素影响,甚至做出明知是错的决定。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份不可控,这样的一份无法预测,人生才会更有趣。人和人工智能的区别是什么,是心中的那份爱,以及在爱的影响下的那份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