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尚义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服装产业,服装产业成为地方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纳返乡青年和贫困家庭就业的重要渠道。截至2024年,全县中小服装企业约14家,累计吸纳就业人数1000余人,年产值达到5600万元。
初冬的尚义,雪花轻轻落在厂区屋顶,车间里缝纫机“嗒嗒”作响,像有节奏的心跳,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着企业的希望,也折射出县域服装产业的发展脉络。尚义县新森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便是在金融支持与政策扶持下,从小作坊成长为服装加工企业的典型代表,不仅带动就业,更为县域服装产业注入持续发展的活水,让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同行。
一、缝纫机声里的希望:一针一线,织出致富新途径。
河北尚义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初冬清晨,山风微寒,但新森服装车间内热火朝天——缝纫机“嗒嗒”作响,员工忙着赶制童装,瑜伽服和文化衫,返乡青年小李、脱贫户大王、残障员工小张在岗位上忙碌,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生活的希望,也折射出金融、政策与社会责任的力量。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专注服装加工与销售,并注册自主品牌“普佳森”,占地5762平方米的生产基地配备辅料库、裁剪车间、加工车间、检验包装库和成品库,总投资300万元,拥有员工逾50人。“最开始真的很难,每天都在算账,原材料涨价、订单周期长,资金紧张得像绷紧的弦。”董事长段连团回忆道。正是他的执着和对员工的责任,让企业在艰难时期仍然坚持生产,为自己坚守一份产业,也为大家守住一份希望。
二、金融活水稳生产:精准输血,小微企业逆势突围
自2013年成立以来,新森服装从小作坊起步,逐步发展为拥有完整生产链的生产企业。创办初期,原材料涨价、订单紧张、资金短缺让生产压力巨大。关键时刻,金融支持为企业注入活水:早期,邮储银行提供100.5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稳住生产;随后,农业银行提供200万元抵押贷款,用于扩大产能和采购原材料;近年来,工商银行追加120万元贷款,支持市场推广和产能提升。 尚义金融监管支局全程跟进,指导银行精准授信、风险防控,并定期跟踪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贷款真正用于生产和研发。同时,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帮助企业运用金融工具,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为金融赋能落到实处提供保障。
三、政策托底添动力:轻装上阵,跑出发展加速度
政府政策助力同样不可或缺。县政府指导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税收减免及技术改造扶持政策,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发改局在产业规划、政策协调和资源统筹上配合,使新森服装服饰有限公司顺利注册自主品牌“普佳森”,稳步扩展生产规模。段连团说:“政策的支持让我们有底气去做研发、去做品牌,也能把订单稳稳接下来。”。
四、就业帮扶暖人心:一座工厂,撑起一方就业
新森为当地提供稳定岗位,特别是吸纳贫困家庭成员和返乡青年,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县团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搭建返乡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帮助一批有意愿、有能力的年轻人实现“返乡有岗、返乡有业”。通过培训,员工不仅掌握缝纫、裁剪技能,还能学会订单管理、质量控制,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可持续能力。企业发展还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岗位增加,进一步扩大就业效应。段连团董事长表示:“我们希望企业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更能实实在在改善员工及家庭生活。”
五、员工关怀聚合力,让温度融进每一根针线。
新森服装注重员工关怀,车间里不仅有整洁的工作台和休息区,还为全体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岗位晋升考核。每逢节日,员工收到慰问品和生日祝福,健康体检和健康讲座让大家安心工作。返乡青年小李说:“在这里工作,不只是挣钱,还有成长的机会。”这些举措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也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
六、产业联动强“集群”,撬动大发展
不仅是新森,华洋服装、可祺户外服装科技(尚义)有限公司、张家口伦比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受益良多。可祺公司引入自动裁床和AGV智能机器人,首年产值预计突破2000万元;华洋服装专注高端泳装和滑雪服,稳定吸纳50余名就业岗位。几家企业形成加工—设计—包装—出口的“微集群”,产业链条逐渐完善。“企业的难点在哪里,我们就把服务跟到哪里。”尚义金融监管支局工作人员表示。正是这种金融和政策的精准服务,让尚义小微企业在外贸萎缩和订单不足的背景下,依然稳住了基本盘,带动了就业增收。
七、调研座谈解难题,让营商环境更实在
经过多次调研座谈,企业逐渐反映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困难:在创业初期,订单紧张成为“成长的第一道坎”,企业希望政府能帮助对接外企资源,拓宽市场渠道;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招工难问题又逐渐浮现,尤其是在吸引返乡青年就业方面,更是企业的“心头事”。
针对企业反馈的“急难愁盼”,尚义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发改局、县人社局、团委等部门,第一时间建立问题清单,分工负责、跟踪落实。一方面,积极协调金融机构,量身定制融资方案,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另一方面,主动搭建企业与就业群体对接的平台,组织专场招聘会和就业技能培训,让金融和政策支持直达企业一线,真正做到“有呼必应、服务上门”。“每一次座谈,都能解决一个‘卡脖子’问题。”段连团笑着说,“不只是我们企业,大家都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变化,干劲也更足了。”
八、金融赋能促升级,产业兴
金融活水、政策扶持、员工关怀和就业帮扶的多重作用,使新森服装逐步实现转型升级,2024年营业收入为330万元,同比增长164%。2021年一2025年,公司累计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和政策支持贯穿始终,使企业“借到钱”“用好钱”,在品牌建设、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上得到实质性推动。
展望未来,尚义县服装产业正在形成“企业+金融+政策+就业”的良性循环。金融机构将创新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产品,政策、金融、监管三方持续协同,为企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全方位护航。尚义金融监管支局将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推进“网格化”+“清单式”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县域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结语:
段连团笑着看着忙碌的车间说:“企业活了,岗位多了,百姓就有盼头。”缝纫机的节奏仿佛成了冬日里最温暖的旋律——金融“活水”正让针线间生机勃发,也让寒冬中的尚义服装产业热起来。从创业艰难到订单繁忙,从一台缝纫机到完整产业链,董事长的坚守、金融赋能、政策扶持、员工关怀、就业帮扶与监管督导正在滋养新森服装的每一针每一线,为尚义县服装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也为县域产业金融服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尚义支局 陈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