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为什么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活动?第六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瑞士的手表质量得到全世界的认同?
要弄清楚以上的问题,首先要从“”生态位”开始了解。
——————————————————以下内容来自得到吴伯凡传栏《认知方法论》
生态位决定认知
一般比较高端的手表,除了三个指针之外,还有日历和“月相”。简单地说,“月相”相当于“阴历的日历表”,你能在这块表上看到月亮从上弦月变成下弦月的整个过程。
为什么手表上会有“月相”?对手表最早有刚需的一群人是航海者,他们必须要知道潮汐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潮汐变化对航海者是生死攸关的事情——那么,除了要知道现在的时间是几点,现在的日期是几号以外,航海者也要知道现在是“阴历初几”。
生活在现代的人,对月亮没有太多的感知,除了正月初一、五月初五、八月十五,这些别人告诉你的日期以外,很少有人知道今天是“阴历初几”。但如果你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就自然会使用阴历。而我们生活在城市的人,甚至都看不见月亮在天上。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选择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跟他所处的生存的位置有关,或者说,你的生存跟某种东西息息相关的时候,这种东西就自然成为了你的认知对象。反之,这个东西跟你的生存没什么关系的话,你对它就是缺省和忽略的。
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过是一种生存手段而已。
物种的本质=生态位的表达
“生态位”并非物理意义上的位置,它的本质其实是“生存的要素”。
比如在一个森林里的湖泊或者河流里,会生存着很多物种。如果仅仅从物理位置看的话,它们是处在同一个位置的,但是,这些物种所依赖的生存要素其实不一样。
有一个故事:在缅甸的某个山区,生态学家发现一种很珍贵的树种正处于灭绝的状态,生态学家一开始以为是这种树失去了生殖能力,或者出现了某种变异而导致。后来发现,问题出在森林里的另外一种要素的缺失导致这种树无法再繁殖。这种要素是猴子。这种猴子的主要食物这种树的果子,树籽经过猴子的肠道,借助于粪便的肥力发酵,然后才能发芽。这个树林里本来有很多猴子,后因为它们长得特别萌、特别可爱,深得城里人的喜爱,当地人就把猴子捉来去卖,导致森林里的猴子没有了。从而导致这种对也快要灭绝了。最后重新把这些猴子弄回来,就又长出小树来了。
由此可见
“生态位”的本质不是一个位置,而是一种生存的要素; 同样活在一个物理位置上的不同物种要获取的要素也是不一样的; 特定的要素决定了特定的生态位,特定的生态位决定了特定的物种; 物种在本质上是生态位的表达; 特定的生态位决定了特定的物种和认知。
蝙蝠具有回声定位的能力:蝙蝠发出超声波,然后超声波反弹回来,它根据反弹的时间和速度,就能准确识别前面目标物跟它之间的距离。
蝙蝠的这种特殊功能是某种生存要素决定的:在黑暗中,它不能用视觉来识别前面的障碍物和猎物,于是就进化出了“超声波”这种认知世界的能力。
再比如鳄鱼鸟(牙签鸟)和鳄鱼生活在一起,它们在物理位置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为什么会有鳄鱼鸟这个物种呢?因为鳄鱼在吃食物的时候,有大量的肉塞在牙缝里让它很难受,而鳄鱼鸟可以帮鳄鱼剔牙,它就张大着嘴巴让鳄鱼鸟剔牙——凶猛的鳄鱼不会去吃鳄鱼鸟,这样就形成了鳄鱼鸟这个特殊的物种。
犀牛鸟也是如此。在很多野生动物的照片里,只要拍到犀牛,它的背上往往站着一只鸟——犀牛鸟。犀牛身上的皮会皴裂,产生很多裂纹,在裂纹里有很多寄生虫,让犀牛非常难受,而犀牛鸟就是专门靠吃犀牛裂纹里的寄生虫为生的。
这几个例子都说明:某种能量供给的特性导致了一个生态位,然后因为有这个生态位,就可能出现一个物种。
航海者要带月相表,原因就在于月亮跟他的生存息息相关。月亮圆缺变化这种信息和知识对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毫无意义,但是对航海者来说却是生死攸关。产生这种认知的原因很简单:他处在特定的生态位里。
“生态位”是特定的生存要素、能量供给,以及获取这些资源和能量的信息方式——我们把它叫做“认知”。具备了所有这些资源供给的认知,以及获取资源方式的总和,就形成了一个物种——特定的生态位决定了特定的物种,也决定了特定的认知。
有选择压才有进化
瑞士的手表工人一般都是从学徒工做起的,大概在十四五岁的年纪就进到手表工厂或者作坊里。瑞士多山,冬天一下雪就会封山,这些学徒工也没有地方去,只能和手表零件接触。据说,他们的手指跟零件接触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特别的敏感——可以说,这种“特别的敏感”是从事精密制造业人士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能对百万分之一的误差有感受,肯定不是视觉或者嗅觉的能力,可能算是触觉,但这个触觉的敏锐程度,我们只能说“他有第六感”——在我们的五种感觉之外,这些人还有一种感觉,不然怎么解释他能感受到,而我们无论如何却感受不到呢?
“第六感”的概念来自于一个科学实验。
17世纪末(清朝早期),意大利的一个科学家把蝙蝠和猫头鹰都放在一个密室里,他发现里面有极其微弱灯光的时候,蝙蝠和猫头鹰都能躲避障碍物,但如果把光关掉,屋子完全绝对黑暗的时候,猫头鹰就没办法躲避障碍物了,而蝙蝠还能。
这个科学家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蝙蝠能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于是他就给蝙蝠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取了一个名字——第六感。
现在我们知道,蝙蝠并没有什么第六感,它是通过回声定位来确定障碍物和猎物的距离——
在我们的认知框架下,不能理解别人那种认知力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有第六感”。“第六感”其实是一个“剩余概念”,或者叫“垃圾筒概念”,它的实质是由于你不知道它的生态位,以及在这种生态位里产生的某种特殊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对于这种能力,你完全不明就里,只能把它称为“第六感”。
任何一个认知,任何一个我们觉得神奇和不可思议的能力,其实都是由它的生态位的特点决定的。与其说我们对这种感知能力“觉得不可思议”,不如说我们对它的生态位缺乏了解。
而对于前面提到的瑞士手表工人来说,他们的感知能力能进化到如此精密的程度是因为:他们生存在一种有着巨大压力和极其严格的监督和评估的环境里。
再比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都非常敏感,敏感到我们明眼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这是因为明眼人不需要借助于听觉和触觉去感知周围的信息,我们的认知方式主要靠视觉,所以我们的触觉和听觉没有选择压——没有选择压就没有进化,没有进化就没法拥有那种不可思议的感知和生存能力。
我们之所以觉得“特异”和不可思议,是因为我们对它的生态位缺乏了解。而它之所以具有这种能力,是因为它处在一种相当严苛的生存环境里,有没有这种认知能力对它来说是生死抉择——这种巨大的选择压使物种或者人进化出了这种能力。
.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平庸,或者这个人本身平庸,是因为他一直处在一种没有明显选择压的环境里,他能够将就着生存——由于不具备明晰的选择压,导致他没办法进化出一种特别的能力。
卓越和平庸的产生
进化其实是一种严苛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人和动物不一样,除了自然赋予的各种能力以外,人还生活在一种文化环境当中。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很卓越”,“那个人很优秀”或者“那个人很平庸”,这些都只是一种表面的评述。越是卓越的人,他越可能有一种特殊的生态位,而平庸的人往往是生态位不明晰的人,或者是没有选择压的人——在平庸的人所处的那个环境的生态位里,他具备和不具备某种能力和他的生存没有太大关联,既然他能够活下来,那也就活下来了。
我们经常说“师徒如父子”,这是“师徒制”温情的一面,还有极其严格的一面——师父具有无上权威,可以随便打骂徒弟。在这种严苛的限制条件下,徒弟们的能力不断精进,这成为了他们不断“进化”的前提。
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整个国民的生活都带有军事化的性质。
德国、日本,甚至瑞士,都有一种悠久的军事传统。军事化、类军国主义、师徒制这些都还只是表面现象,它们的实质仍然是我们说的“选择压”:生活和工作当中始终是面临选择压的,这种选择压让行为和认知方式都遵守一种“非如此不可”的逻辑。这种严苛的约束,是把自然界的严酷性转化到社会和文化当中。
自然界的严酷性表现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活下来”——这是自然选择的逻辑,而人类文明越是往前发展,整个社会的残忍度就越低。
在史前时代,一个人只要有身体和认知上的缺陷就很难活下来。因为在毒蛇猛兽遍布环境里,任何一种能力的缺失,都会让你丧失生存的机会。但社会发展导致了分工,比如你会记账,虽然腿脚不便利,但也可以找到一份饭碗。在现代社会就更是如此了:你实在没有什么特殊能力的话,也总能找到一个不会挨饿的饭碗。
这就意味着“文明的进步给每个个体的选择压降低了”——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或者说你的选择基本不是生死攸关的。
问题在于:竞争仍然存在。
人和动物最大的不一样,不仅是在获取热量方面——人类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超越卡路里的竞争,而动物只有“饿肚子”和“不饿肚子”两种状态。人类进入到一种新的竞争游戏当中,这种竞争所要求的是更加细分的认知能力。
文明让我们在很多时候不再遵守“全或无”的游戏规则,人类的生存空间呈现为某种灰度——黑和白之间出现一个广阔的空间,这里的差别只在于不同的灰度。在这样一个灰度空间里,一方面意味着竞争消失,大家都不会饿肚子,另一方面,又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个广阔的灰度空间里存在着更加细分的生态位,用前面的例子来说,如果你对一个零件或者模具微米级的差异没有感知的话,你就做不了模具工,就不可能成为优秀卓越的手表工人。
这就是我们文明社会的竞争逻辑:从总体上说,每个人都拥有普遍享有的基本收入;另一方面,“普遍享有的基本收入”不构成竞争的主题,在超越“普遍享有的基本收入”之上,存在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也就意味着:在自然选择里起作用的“选择压”仍然在起作用,甚至会变得更加严苛。
你丧失了生存空间,不是意味着你没有饭吃,而是在竞争中,你变得可有可无。“可有可无”是结果,原因是你没有找到一个有选择压的生态位——你可能处在一个“不是生态位的生态位”上。
人之所以陷入到“不是生态位的生态位”,成为“可有可无”的“不是物种的物种”,也是一种选择的结果——你选择了一个没有选择压的环境。
不管这种严苛的约束来自于内在还是外在,是自律还是他律,都是把我们置入到一个真实的生态位当中。
无论自律还是他律,都是把自然选择当中严苛的约束设定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让自己在选择压中进化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学习”。
有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认知方法
由于文明的进步,自然界的选择压在减少,甚至消失了,即使我们没有特殊能力,也能够生存。但是,竞争可能变得更严苛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认知层面的竞争
对于创业或者经营企业的人来说,找到一种特别灵验的经营模式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到底有没有哪个企业是在无意中碰到一种商业模式,马上发现很有用的呢?对于每个人来说,有没有一种拿到就能马上去用的认知方法?就如有没有哪些书,让人看了马上就能对生活和工作大有改进呢?
首先分享毕加完索的故事:“照相术”培养的艺术大师
毕加索的父亲是一个画匠,毕加索子承父业,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学画画,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完全精通了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古典画家的所有技能”。但随着“照相术”越来越成熟了,很多画家突然发现自己没饭吃了——就像今天一些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冲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没生意做了一样——毕加索原来所处的生态位趋于消失。
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些看上去很狰狞,介乎人和鬼之间的古怪非洲面具,那些面具散发出一种神秘的超现实意味,让正在寻找绘画出路的毕加索突然感知到了一种“超越这个扭曲的怪异形象之上的神秘超现实意味”。特定的处境,特定的场景,特定的生态位,使毕加索获得了对某种东西的感知和认知,他把自己的这种感知和认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就成了他后来的立体主义。
事实证明:不是先学会了游泳再下水的; 不是先有认知再去行动的;不是先获得一种超级认知方法再去改变世界的。
每个物种都携带一种特有的认知能力和生存手段,而这些能力和手段不过是它们所处的生态位的表达而已。如果说有一种通用规则的话,那就是找到一个特定的生态位,有一个稳定的能量和资源供给。但是,即使这种资源和能量都存在,也不能保证你的生存——在你和资源之间有一个鸿沟就是“如何获取这个资源”,答案是:进化出一种相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