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经常说美,那美,究竟为何产生呢?
蒋勋说:“美是现实的互补。它使我们看到我们一生当中没有完成的部分是在美的领域中变成可能完成的。”
但同时他也说“我并不希望美的领域泛滥到每个人都生活在美学领域中,那样的社会是一定会乱掉的。”我们觉得童话故事很美,是因为王子公主的幸福生活是在幻想的世界完成的。
所以,当可望而不可及的时候,才会产生美?当达到了,一切就会打回原形,回归事物的客观本质。
美,只在主观中产生?只在我们对生活的幻想中产生?
细想,也似乎如此。小时候,我们觉得一切都很美,一切都那么吸引人,我们觉得大自然很吸引人,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我们会羡慕成年人,我们喜欢童话。为什么呢?或许正是因为“达不到”,正是因为我们的幻想:觉得另一个世界一定是快乐完美的。但当我们长大了,成为成年人了,真切体会过,知道成年人的不易;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们知道了很多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所以,幻象破灭,美,不复存在。我们的心,因此麻木,再也不觉得大自然有多么吸引人。
因此,美,代表人们对理想的一种追求,例如绝对的心灵自由和快乐,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达到的。美,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距离产生美”也是这个道理。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生活本身,不可能是完美的,永远都是痛并快乐着。但即使如此,也一定要有所追求,即使内心的理想达不到,它也会给我们的心灵提供一种精神支撑,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或许就是艺术、美学、文学的意义所在,也或许是人之于普通动物的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