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避暑引发的一点小思考

每年七八月都是最热的时候,因为温室效应加剧,平均气温不断升高,今年的东北甚至也产生了空调装配需求,哈尔滨的最高温度也飙升到30+度。

而东北地区的空调安装师傅过于稀缺,导致很多用户愿意多花钱“南师北调”,让南方的师傅坐飞机来北方。

我的家乡在苏北,最近也做了一些避暑的措施。

除了让空调、电风扇这些硬件跑起来,还做了一些软手段。

由于现阶段在创业,为了节省不必要的支出,我住的是老小区,房间不大。

这个房子是外公生前经历拆迁留给我们的,我们一直没舍得卖掉,就暂时留着过渡了。

空调房是每个人度过夏天的标配,但不是每个房间都适合安装。更何况我这个老小区只是过渡,并非终身居住,反复拆装空调也确无必要。

我这个老房子的户型是这样(如下图所示,画草图时没有参考房产证,仅为大概尺寸及布局,仅展示部分元素)

01.空调的运用

我这个房子里一共有两个空调:主卧东南角顶部的挂式空调(红色矩形)和客厅西北角的立式空调(棕色矩形)。

主卧的空调一直处于可用状态,但客厅的立式空调,因为有一次被我妈把衣物挡在出风口那里烘干,导致气流阻塞而回流,让制冷系统报废了。

这相当于只有一个空调了。

可老小区又不值当再专门装了,于是利用电风扇的摇头功能,通过“接力”,让主卧空调的风被电风扇吹到到客厅甚至次卧、工作间(如下图所示)。

像厨房、卫生间这种停留时间短的地方,不需要冷气,那么这些地方就可以把门关上,进一步提高冷气的空间填充效率。

尽管空调的冷气在传递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效能损失,但总体还是比没有空调舒服的。

只不过,这也有一些其他困扰。

这个老小区不适合大家庭,非常适合那种初入社会的单身人士或者没孩子的夫妇居住。

但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有时我妈也会在这住(我爸有时很招人烦,我妈不想和他住一块)。

我妈在这的时候,主卧基本上都是她住,我睡次卧。

次卧没有空调,要想让次卧也不那么难受,夜里就一定要把门打开,这样才能让主卧空调的冷气进来。

但我有时候往往又是在夜里工作、阅读、写作(作为夜猫子型选手,白天有时反而没状态),而我妈又不想让我熬夜。

如果我敞着门,那么我夜里用平板看电子书阅读时,一看入神了就很容易被我妈起床上厕所时发现,然后我就得挨骂了。

02.购置新设备

因为考虑到不想在这个老房子身上装额外的空调,加上我不想因为敞着门被我妈干扰,于是退而求其次,上淘宝购置了一个空调扇。

这东西可近似看成一种微缩型空调,但需要往水箱加冷水和冰晶,从而让制冷系统冷凝产生冷风。

它的制冷效果远不如正牌的空调,但足够吊打普通的电风扇。

电风扇本质还是转移空气(满屋都是热量时,它就是吹热风了),但空调扇是实打实地生成冷风。

并且如果只是局部面积和高度的降温需求,空调扇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我平时只要进工作间,基本上就是坐在桌子前的。因此,我真正需要降温的,其实也就那几个平方、一点几米的高度而已。

夜里睡觉时,只要保证我身边的那点空气是凉快的就行。

如下图所示,红色圆圈所框选的位置,就是我经常活动的位置,它们的面积占整个房屋的比例也就5%左右。

至于橱柜那些我平时很少碰或者只是临时站位的地方,哪怕热成桑拿房也无所谓。

甚至我都能判断出来,这种空调扇的受众,应该都是像我这种不求很舒服,只求能局部降温的人。

03.软手段避暑

由于我的工作只需要有电脑有网络就行,因此我的工作地点完全可以设在家里,等事业跑通了商业闭环、有稳定的现金流再开公司也不迟。

我每工作一会,休息时都会去洗把脸、用湿毛巾擦澡,甚至直接冲一把澡。

冲完之后,因为水分蒸发会吸热,全身会凉爽一段时间。

通过这种【工作】→【休息冲凉】→【工作】→【休息冲凉】的循环机制,反而养成了“不卷”的健康的工作节奏。

另外,男生在家只要不是露脸直播,基本上都可以打赤膊裸身。

人体外环境的避暑措施无非就是洗澡、脱衣,而内环境则就是尝试降低人体热量。

夏天一定少不了雪糕以及各种冰镇饮料,这些冷饮也是显著降低人体热量的一种手段。

只不过要控制饮用量和饮用频率,否则长期容易被糖尿病光顾。

写在最后

夏天避暑的终极必杀技还是空调解决一切(代价是钞能力能耗得起)。

如果限制使用空调,那就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了。它涉及到资源的充分、多样化利用,以及对水电大量消耗的取舍。

这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当然,也希望我的事业早日起飞,买上我心仪的商品房,不再受这些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