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之名酒品牌--地推,一句话可节省一半成本

2013年秋的一天,

在我们楼下不远的佳乐多门前有一个当地非常有名的酒商,在做地面推广新酒的活动。

那天,我父亲下楼四五趟,每一次手里都会拿回来了一小瓶白酒250克左右,

直到晚上吃饭时,我觉得很奇怪,就问我父亲这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笑着说,只要报手机号,就可以免费拿一瓶酒,我说还有这么好的事 ,我去看看。

我赶忙吃完饭,就往佳乐多的方向走,老远就看到一堆人围在那里,里三层外三层的,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

不管会不会喝,反正报个手机号就能免费拿一瓶,这么好的事,到那里找,哈哈

围着人群我转了一圈,没有找到突破口,看来我是没有办法挤进去了,只能在外围蹭个热闹,

看了一会,发现酒发完后,他们的工作人员会到不远处的,五菱车上搬酒,这下有了切入点呢。

跟着搬酒的工作人员,我跟他聊了几句,

我说:你们的酒免费送啊,

他说:没有啊,要提供你的手机号,才能拿

我说:哦,就没有别的要求了

他说:提供手机号就行,座机也行

我说:不愧是当地的名牌酒企,就是阔气,哈哈

他高兴的笑了笑

我心想,难怪父亲能拿四五瓶回家,

到这里大家可能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吧,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没有验证手机号的真伪,可能是人太多,没有来得急验证。

不管人多人少,一开始就要制定好规则,并严格执行好

缺少了这一步,基本都是白忙活

他们做这次地推的目的,就是收集潜在客户信息

不过,他们这一招走了样,做得太粗糙,

即使在收集手机号时,验证真伪,

信息价值也很差。

因为,客户太泛,收集来的手机号里有绝大部分是不会喝酒的人,

所以,很多信息是无效信息。

真正想要收集潜在顾客名单,最少要设立一个门槛

如:新酒推广,提供真实手机号,再收1~5元一瓶,这个价格自由定

那怕收一元钱,收集到的信息也要精准得多,

不会喝酒的人,对于付一元钱,都觉得是浪费,

为了避免地推人员,完成任务式的应付工作,上面的经理只需对地推主管,

说一句话就可以至少节省一半以上的成本

这句话是:拿回来的信息,我会抽查,查出一个假的,罚一百

想想,会出现今天 这种情况吗,绝对不会,

只有和自己的利益发生关系时,人才会重视才会用心完成

不然,今天的目标就是把五菱宏光这个车的酒全部发完,

就完成任务了。

至于其它和我半毛关系都没有

这个是我到目前为止,看到最“牛X”的地推真实案例,

大家可以想一想,特别是看这篇文章的老板,

你下面的员工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