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结束后,出现了参与度较高的各种关于高考试题的参与和讨论,尤其是语文作文。什么“明明是端午节,你让我写劳动节”,什么“我写了三年议论文,你却用一幅漫画打败了我”,什么“由车子到调料包”……但是在狂欢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出题者的意图和命题的核心呢?或者是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一些思考,避免出现全民语言狂欢和娱乐的心态呢?
高考承载了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涵盖了立德树人的核心,以知识、能力、素养和核心价值为依托,对学生的基础、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筛选有用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当前出现的现实情况是: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有跟上。
这也是对我们一线教师的一种鞭策和挑战: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全国二卷的作文可见,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的历史知识,明白不同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还得具有实用性,如演讲稿和书信。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就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培养学生的情怀和使命感,而非闭门造车,一门心思为议论文写作而议论文写作。在语文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价值观,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尤其是多角度进行教学文本的探究和思考。如莫泊桑的《项链》,学生可以直观地明白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和诚实守信。但是有学生从心理学提出了玛蒂尔德的人性探究:她从精神分裂到溃败到重组到回归;也有学生十年对比变化,莫泊桑想通过玛蒂尔德形象地塑造,是对社会的价值重塑;也有学生从美学角度,探究什么才是美?探究女性该追逐美和梦想……其实学生已然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只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就足够了。所以,在教学上,教师更应该去设计任务群,放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能力锻造的舞台!二、如何备考?应试教育接近尾声,也有不少学校提出“2+1”模式,即是前两年搞素质教育,后一年搞应试教育。也许从应考角度有用,那么长远角度呢?尤其是语文阅读教育,这样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效果?就今年的作文考题,不规避热点话题,很多学校都能猜中题目,可是要写出万里挑一的好文章,这就是一个难点了。曾经理科综合很多时候教师能预估题目难易,而近两年的题目却偏偏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记得2017年的一道热学题,让重庆无数学子扼腕叹息!所以,备考是各学科教师都应该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情、师情、校情,课标、考纲,都得下功夫去研讨。三、如何备课?个人备课必不可少,集体备课更是最常规的备课方式。传统的研-定-备-统模式是否还适用?是否只针对以下课型展开: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那么,如果这样地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否就停留在了教室。学生似乎还是应试的机器呢?这对备课组、教研组和学校都是一次深深地挑战,也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思考的方向。
有人说,新高考下教师角色只需要从教师转变为教练。那么,又该成为怎样的一种教练呢?新高考已然开始,如何评考核教师呢?如何进行过程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