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映像中,辛弃疾一直都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词人,读过他很多名篇,最著名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直到我读了那本《铁血将军:辛弃疾》,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南宋朝廷被迫南渡,偏安一隅。辛弃疾出生在山东,金国的统治区,他的父亲早逝,祖父无奈虽然做着金国的官,却从小教导辛弃疾要爱国,以收腹失地为己任。
二十二岁时,辛弃疾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投奔了当时一支比较大的义军首领耿京。很受耿京器重,担任掌书记一职,类似于谋主,出谋划策,同时保管重要文件和印信。
在一场久攻不下的战斗中,辛弃疾毅然请缨。为了减少攻城的损失,他设计把金人引出城来。他让人扛着削尖了的原木并排抵御金人的骑兵。为了防止有人胆怯逃跑乱了阵脚,他让人将扛着原木的人膝盖以下都埋在土里。就在好多人都说他草菅人命,不顾众人死活时,他走到了最前端,让人将自己也埋上。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从而一举斩杀守城的金军,拿下了城池。
在这场战争中,辛弃疾认识了一个拥有千人队伍的和尚名叫义端,并劝说他加入了义军。谁知这个和尚怀有异心,在劝说耿京自立失败后,偷走了“太平节度使”的大印,打算投奔金人。
辛弃疾保管印信不当属于失职,荐人不明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于是单骑快马大胆的追到距金军大营不到十里的地方,将义端斩杀,夺回了大印。这份胆气着实让人佩服不已。
义军打算南下归顺朝廷,耿京派辛弃疾等人前去投诚。就在大功告成回转之时,义军首领耿京遇刺身亡,被属下叛将张安国杀死,投奔了金人。身边人都劝辛弃疾回转朝廷据实已告,反正大家已经封了官,没有义军也无所谓了。
辛弃疾没有一丝动摇,耿京对他有知遇之恩不能不报,张安国背主叛国不能不杀。于是一人带领五十骑深入敌军腹地六百余里,在金人眼皮之下生擒张安国,并押送到南宋处斩。古往今来豪杰无数有如此胆识的,恐怕也只有赵子龙能与之相比。
自从归了南宋,辛弃疾积极主张对北方用兵,收复失地,奈何人微言轻,他的政论文章《美芹十论》和《九议》如同石沉大海。由于性格耿直,不屑于钻营处处遭到排挤。但是他又是所有人中有才干,办实事的人,叫当国者又爱又恨。从朝廷到地方,从地方到朝廷,几次被罢官,几次启用。几次希望,几次失望,对于收复失地,当权者始终没有听取辛弃疾的策略。
仕途不得志,屡次遭小人陷害,辛弃疾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雄图壮志。期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可惜直到六十多岁,韩侂胄不听辛弃疾的劝说仓促北伐,最终大败,劳民伤财,当权者一味乞和。辛弃疾失望了,辞掉所有官职,回到了铅山寓所。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就在这里度过。有诗曰:
老去都无宠辱惊,静中时见古今情。
大凡物必有终始,岂有人能脱死生。
日月相催飞似箭,阴阳为寇惨于兵。
此身果欲参天地,且读中庸尽至诚。
说是宠辱不惊,可有些事情终究还是难以释怀的。
当年毅然起兵时的豪言壮语,当年誓要重整河山时的万丈雄心,当年定策南归大宋时的义无反顾,当年与少年好友党怀英分道扬镳时的自信满满。而如今,却尽皆成空!
更为讽刺的是,一直想要议和的当韩侂胄知道议和需要自己的项上人头时,他不淡定了,决定与金人抗争到底,在无人可用万般无奈之下,他又想起了辛弃疾。决定听从辛弃疾的建议,并将指挥大权全部给了辛弃疾。他知道只要这位老将出马,必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可惜的是当这道迟来的诏命送来时,辛弃疾已经因多年来的抑郁和愤懑疾病缠身,卧床不起。他和家人说:“这道诏书若早来十年,他就能带着他们回到老家。”可惜啊,真是造化弄人,上天给了他一身文才武略,却始终不得施展。
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一代英杰辛弃疾与世长辞。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他还用尽全身力气大喊:“杀贼,杀贼啊!”
这是他穷尽一生最后的呼喊。
大宋空有辛弃疾,却无辛弃疾的用武之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