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聊健康观念这个事。
记得之前在哪里看到过一个段子,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
你遇到一个主动和你分享健康环保的人,你满脸嫌弃的应付两句赶紧躲开。
你遇到一个某医院的医生,却从第一眼就开始在心里盘算:这人是医生,我得想办法熟悉熟悉,以后说不定能用得上…
好吧,其实这也是几年前的我的状态。
四年之前,我还是那种对于营养品嗤之以鼻的人。在我的思维观念里就是,好好吃饭,适量运动,再加上良好的作息,就可以啦!
其实确实也是这么回事。只是能做到上面那简单的三点的人,真的不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是能时不时就看到哪里哪里的很年轻或者很有作为的人忽然之间猝死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胸口憋闷,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句“他的家人们该怎么办?”
四年前的我,在一家企业上班。热爱工作又年轻有活力,所以,仗着自己有资本,吃饭不正常,作息无规律,久而久之,身体的亚健康状态真的是非常严重了。到什么地步呢?
几乎一个多月左右就要去打一次点滴!也不打别的,就是葡萄糖一类的。我也试过适当锻炼,狠狠地吃饭,甚至去吃中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经常头晕眼花的症状就是不减轻。到最后自己真的快抑郁了,那种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眼前一黑,只能瘫坐的无力感恐惧感就出现了,而自己,毫无改变的能力。
真的是无数次的痛哭,无数次的一遍一遍问自己,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和别人一样健康自在?我到底什么时候可以不头晕?那种几近崩溃的焦虑真真的是想想头皮都麻。
四年之后,现在的我,这四年间,除了生孩子和一次哺乳期问题的小手术外,我没有去过医院诊所,也没有吃过药。这期间,感觉自己状的像头牛,哈哈哈~
结合自己这几年身体上如此之大的转变,然后想起了我几个月前的一次小手术,在医院和医生互动的内容,当时真的带给我的触动,今天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当时是因为哺乳期挤奶问题最后导致发炎化脓,没有办法只能动个小手术。这个手术刀口约4厘米,深度3-4厘米的样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对于我这个第一次在医院动刀的人来说已经是非常恐惧了。
当时医生说脓腔里的液体需要培植还是什么的,估计就是要看看是什么类型的细菌吧,好对症下药。
当时三天才出来结果,当时我的主治医生和科主任还有其他几位医生和护士一大群人过来问诊。虽然我真是不太懂医学术语,可是当主治医生一脸认真的告诉我说:“你的细菌配置结果出来了”的时候,我莫名的紧张到手心冒汗,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以前看过的电视剧电影中的类似场景,想象着接下来医生会说什么……
然后医生说了一大串名称,我也没记住,但我记住了最后几句对话:
医生:你身体对于药物的敏感度非常高,所以这样治疗起来也就很简单的,很快就可以康复了,放心吧。
我:哦,哦,好,谢谢,谢谢…
医生:你是不是平常不太吃药打针啊?
我:嗯,我除了一年前生孩子,这近四年都没有吃药打针
医生:难怪呢,你这种情况要是放在那种经常吃药打针的然身上就比较费劲了
我:为啥啊
医生:经常吃药打针的人,身体体质本身就不太好,加上药物对身体的刺激,会对一些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让简单的问题变复杂。
我:嗯嗯,还是不打针不吃药的好啊~
(以上是我和医生大概的对话内容)
所以,我其实也是相互呼吁大家可以多重视健康,有很多问题是可以提前预防的。而且当我们拓宽视野去接纳新东西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小毛病根本不用吃药打针的。
我的真实感受就是:
1、平常一定要有健康意识;
2、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现在的食物已经不像二十年前那么纯净有营养的,所以一些性价比高的营养辅助食品是有必要吃的;
3、一些日上的小病痛,可以首先考虑推拿、艾灸等中医疗法,当然要找专业靠谱的;
4、放下抗拒,去了解营养辅助食品。比如怀孕期间或者是上了年纪的都要吃一些鱼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说到上了年纪的,补充钙镁和纳豆,会让老年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5、要敞开心去接纳新事物。比如如果是日常的肠道小毛病,可以试试吃一些吸收率高的乳酸菌。如果是感冒,可以试试含有超量天然VC的冲饮。如果是睡眠问题,可是试试精油疗法…等等。
6、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心情愉悦!心中充满爱与感恩的人,疾病都很少光顾。好的情绪会让身体里所有的细胞都呈现一个最好的状态。所以,要热爱生活呀!
总之,其实现在科技那么发达,真的有很多好东西值得我们去了解。
我并不否定医院,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我想说的是一些日常的小病小痛,其实真的不需要吃药打针。当然有的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不管是他的思维还是他的身体,都已经习惯了。但是还是呼吁大家,敞开自己的心扉,去了解一些更健康的方式。生命是自己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想想在医院时医生让交多少钱就交多少钱,那一刻只想换取生命与健康的心理,与其这样,真的不如提前在自己的健康上下下功夫。
毕竟,生活那么美好,我们还要享受很久很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