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笔记(1)

本书的意趣: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

自序:

一、佛法教化的本质与弊端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义理的开导或修持的指示,都是通过理性的随机适应,自由抉择所形成的。

这种弘传方式的弊端在于:

1.初学者不能统摄条贯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

2.不同法门的特性、次第、关联被忽略,从而不能完满地把握、总持佛法。

总结:佛法的多姿多彩、适化无方,凡不能统摄总贯,不能始终条理,都会犯上偏取部分而弃全体的过失。最终使佛教徒走上空疏贫乏的末运!

二、总持佛法的必要及太虚大师的捡择

弘传佛法的大德,只有对佛法的统贯条理有一定的胜解,才能应机说法而不落入杂乱与偏向的窠臼。

古来,天台和贤首二宗的大师统摄全部佛法,而组成浅深的进修历程显出彼此间的差别,又显示出彼此的关联。但其重心在圆教,故仍不免偏取。

近代太虚大师以“五乘共法”、“三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统摄一切佛法,开显「由人而成佛的正道」。与宗客巴大师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综贯成佛的菩提道次第恰好相合。

总结:“福德资粮,则人天具摄;智慧资粮,则声缘相协;律及经论,皆所依止;仅取一分,不成菩提”的全体圆满佛教才是值得积极弘扬的。

三、人乘正行趣向佛道的依据和意趣

如来说法,总是先说“端正法(布施、持戒、离欲升天/定)”,然后对有出世可能的,授以出世法门。但由于佛法的重心在出世(胜过世间一般),所以集经者,对于“端正法”总是略而不详。太虚大师根据去来说法的次第而指出如来出世的真实意趣——教导人类,由人生而直趣佛道。

所以着重熏修十善正行,不废世间资生事业,依人乘正行而趋向佛乘,(不以厌离/念死为初学的法门),是此教法的真正意趣。

人乘正行而趋向佛道,即是摄得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功德而趣入佛道。但为适应某些众生根性,佛及古德才于大乘旁立二乘究竟的方便道以及旁开由天乘行而入佛乘,由二乘行而入佛乘的方便道。

所以从虚大师抉择开示的全体佛教来说,一切无非成佛的法门。这不但综贯了正常道与方便道的一切,圆满显示了佛道次第的全貌,导归于究竟无上的佛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将有超过800万毕业生。下图是教育部统计的。 好多同学会加入到互...
    滴滴大哒阅读 301评论 0 0
  • 慕名已久的人民公园鹤鸣茶馆,在一个秋日午后与你相遇。 成都的秋日悲情的短命,服装专柜的秋装刚穿到模特不几天,又急促...
    寂木清欢阅读 369评论 2 2
  • 正文:情绪是行为的推动力,一切行为的改变都必须先从自己 的感受开始改变。 感受:从来不想对生活工作失去热情,可是,...
    昌乐全福元阅读 182评论 6 0
  • 同读一本书,快乐共分享,这里是聚幼汇全国公益图书第33期漂流685组,本期漂流的图书是由奇想国童书提供的《如果我是...
    小时光倩阅读 222评论 0 0
  • 强烈推荐!强烈推荐!强烈推荐!(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第一次读Amy Harmon,就对她描绘角色内心的笔力迷住了...
    二十五岁的老奶奶阅读 1,498评论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