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挖了个坑,说到「免费」的逻辑,列了五个要点:
1)网络效应下,用户越多,网络价值越高,而且呈指数增长。
2)产品不是真空成长的,用户量的增加会带来生态系统的成长,这才是护城河。
3)用户从一项服务转移到另一项需要转移成本。
4)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越能导流的产品越适合免费。
5)所有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再向零渐进。
下面我们细细道来。
⬇️
人们说,互联网公司的价值与它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这背后的逻辑就是「网络效应」。所谓「网络效应」,可以理解成网络越大,网络价值越大。
举一个例子吧,假设我们在运营一家电话公司,使用我们服务的顾客没人每天都会给所有其他人打一通电话,那么,我们有 n 个顾客, 每个顾客会打出 n-1 通电话,总共会有 n*(n-1) 通电话。也就说,我们向每一通电话收费的话,我们的收益与用户数是平方的关系。实际上,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节点增加带来的网络价值增加的速度比平方更快。我们的顾客并不只会两两之间打电话,他们可能会建立一个三人、四人、五人或者更多人的群来电话聊天,那么增加一个用户带来的价值就比 n 要高级了。
网络效应在社交网络中表现尤为明显。以微信为例,早期微信用户不多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用微信,等到用户多了之后,就越来越多人愿意使用微信了。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我们的朋友中越多人用微信,那么微信对我们而言价值越大。
网络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回报递增」,用户的增加导致网络价值的增加,从而又促进用户的增加,再而增加网络价值。在这种机制下,早起步者会取得很大的优势,先前的成功会带来后来的成功。
⬇️
网络效应是第一点。大的用户基数还能通过生态和平台带来效益。正所谓「眼光所到之处,金钱必跟随而至」,有了大批用户之后,就会有人愿意围绕这些用户建生态,而这个生态就是产品宝贵的护城河。iPhone 是依靠出色的用户体验赢得了用户的,但是如果仅仅有出色的用户体验,那么这个产品是脆弱的。 iOS 有优秀的用户体验,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加上 iPhone 占领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高价值端,它的用户往往消费能力更高。于是,大量的用户就吸引了大量的开发者,他们为 iOS 开发了无数优秀的 app,这样建起来的生态是一道强大的护城河。或许 Windows 的手机系统非常优秀,但是起步太晚,用户太少,这样愿意为之开发软件的公司就很少,即使 Windows 在系统上取胜了,在生态上输了也就赶不上来。同样的道理,因为某些插件只在 Chrome 才有,所以很多 Chrome 用户有很高的忠诚度。因为天猫有巨量的用户,所以连亚马逊也要到上面去开店,这又让天猫变得更加强大。很多科技人(比如 Accidental Tech Podcast 那几位 = =#)觉得 PC sucks!,但是即使 Windows 再烂,Mac OS 再好,Windows 有海量的用户,海量的软件,这是无法与之匹敌的。生态可以为产品垫高竞争壁垒,同时,生态也可以是钱钱钱。今年苹果第三季度的财报已经出来了,App Store、iTunes Store 等服务给苹果带来的收益已经超过 iPad 了。苹果只是建了一个平台,开发者要在这赚钱,就要让苹果也分一杯羹。总而言之,有了海量的用户,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更多收益。
⬇️
第三点,用户从一项服务转移到另一项需要转移成本。这一点是相对显而易见的,通过免费或者补贴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了( 京东手机 app 首单满79送79、嘀嘀打车补贴、支付宝双十二活动、Evernote 免费版……)。
⬇️
以上三点强调的是免费能带来用户、建立竞争壁垒、增加产品价值。现在终于可以开始谈钱了,所有的免费都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有了用户之后,可以赚钱的办法太多;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即使一直在亏损,只要用户量是看涨的,就会有人愿意往里面烧钱。
凯文凯利大神在《技术想要免费》一文中谈到汽车的免费,说汽车也可以免费,汽车免费送给客户,通过保养、汽油、导航等等服务来收费。我想这在现在是不现实的,因为汽车生产商无法控制客户向谁购买汽油、向谁购买导航服务。这里面就涉及到三个问题了:
1)什么应该免费?
2)什么可以免费?
3)怎么免费?
对于第一个问题,前面其实已经谈到了,网络效应越强、越需要建平台建生态、越利于提高转移成本的免费是越应该做的。
到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手机可以免费,汽车不可以?因为手机的销售跟话费的销售是易于捆绑的,而汽车和汽油之间不容易捆绑。是可以购买 XX 汽油二十万充值卡,赠送 XX 汽车一辆,但是这样的捆绑过于牵强,对于用户来说吸引力并不够。据说(刚刚在《实战商学院》听孙路弘说的)现在卖出一辆汽车已经赚不了多少钱了,现在汽车厂商主要是依靠卖配件赚钱。为求证过以上说法,但是若是 A 硬件跟 B 硬件/服务之间绑定关系很强,这样子是很适合 A 硬件免费,而通过 B 赚钱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周鸿祎教主说过他做360安全卫士虽然用户量巨大,但是360安全卫士并不赚钱。用户在上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恶意网站,非常不安全,中毒了就赖360安全卫士不够安全,于是360就很体贴地做了一款安全的浏览器——360浏览器。通过360安全卫士的引流,360浏览器用户量也非常巨大。但是360浏览器好像不也怎么赚钱。360发现用户在百度搜索出来的很多网页是恶意网页,用户无法辨别,常常就打开恶意网页,于是360想了个好办法:使用360浏览器的用户,在百度搜索的结果中,只要是恶意网页,360就会在上面注明「恶意网页」。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上网安全。但是百度不服,认为360不可以在我百度的网页上做标记,然后就将360告上法庭。360一看这形势,你百度不允许我在你搜索结果上加标注,那我就自己做一款好的搜索产品给用户,然后就有了360搜索。通过360浏览器的墙裂引流,360搜索的用户量又是巨大。这下,赚钱的产品终于出来了,360搜索为360赚了大部分的钱。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引流的过程,有大用户量的平台级的产品,即使产品本身不赚钱,甚至即使产品的增值服务不赚钱,那也可以通过引流到另一款产品来赚钱。
⬇️
坑挖太大了,第五点简单讲讲。技术一直在进步,生产率一直在提高,同一件产品的生产成本实际上是一直在快速降低的,这就为「免费」创造了条件。比如最基本的汽车的生产成本一直在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可能就会接近零,这时候基本能跑的车可以免费或者接近免费,但是如果要安装好的中控系统、出色的导航系统那就要附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