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丹思心舞
【个案总体情况】
个案案主是大学女生,从中学起在学习上退步、在人际关系上也有障碍,对人有敌意、难以与人亲近。父母对她指责多、打骂多,这导致她跟父母的冲突严重,跟其他人也喜欢争论、争上风。但是这个案主主动到精神科求诊、住院,并希望父母跟她一起接受家庭治疗。
【咨询理论/技术/方法】
1、从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理论去理解来访者问题的成因;
2、以人本主义的态度去积极关注、共情和真诚回应,多寻找资源和积极因素;
3、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进行评估和寻找干预办法,此个案的问题应该更多属于后两者影响的范畴。
【个案概念化】
1、基本评估:
精神病症状不典型、自制力强,更多是心理和社会因素导致,可以以心理咨询支持。
2、从表面的四个问题入手,看到本质:
来访者表现出四个问题:第一个是开始说的为学习成绩苦恼;第二个是后来说更苦恼的是人际关系,感觉别人对她有敌意、有言语暴力,去学校有窒息感等;第三个是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与父母敌对,与外婆等其他亲人也不亲近;第四个是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上,感觉空虚,会在幻想和游戏中追求价值感。
根本上说,是自我价值感不高,但是采取合理化防御方式,心情低落、生活灰暗、与人敌对,用生病的方式逃避现实。
3、确立咨询目标:
最终是帮助来访者恢复价值感和自我力量
4、助人的态度:
帮助这个来访者,要更多从人本的态度,采取积极关注、共情和真诚回应。
5、可能的方式:
一是从父母、学校等方面进行教育,改善孩子的支持系统;
二是帮助孩子纠正一些认知。比如,可以跟她讨论:如果一个她认为错误的、她不能接受的观点,她会怎样反应——是让对方纠正、跟对方争论、或是让对方的观点存在?三种情况对她的力量是什么影响?引导来访者关注积极面、资源面。
【自我反思与经验学习】
“积极关注,不断对其亮点、品行给予总结和反馈,探讨对心理学的观点,对其合理思想给予肯定,对其力量的肯定。自我价值感要立足于现实,不能说得过高。”——老师这段话,对于我最近的一个个案应对有很多启发,我也会试试更多地给予积极的反馈。
【咨询建议】
这个来访者已经到了成人的年龄,虽然她很想父母跟她一起接受家庭治疗,但G老师提醒得很好,父母不一定能够有足够的、符合她期待的接受和改变。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多要引导来访者以成人的心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更积极地过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