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Kevinshao的第99篇原创文章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三句话,如同当头棒喝,让我顿悟。
01
第一句话:“想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不能堵塞人言,而是要广开言路。”
那是好多年以前了,我在一家芬兰大型企业中做物流主管。
某一天,质量部的质量工程师Tony,和我说一件工作上需要配合的事情,
我说:“你先和你们主管商量一下,再和我沟通。”
有必要说明一下:从下往上的职级是工程师、主管、经理和总监。
在当时,我自己定的一个小规则是:
和其他部门沟通,应该是主管对主管,我觉得这样才对等;
如果找我的人是主管级以下的同事,我通常就让他们和自己的主管沟通后,再来找我,或请他们主管和我沟通。
如果是比我职位高的同事,我会告知我的上级,征询处理意见后给出答复。
我想,应该是在答复他的时候,我的语言当中带了某种不恰当的情绪吧。
当然,这个情绪的缘由不是因Tony而起。
Tony看到我态度不好,话也不中听,就有些生气的说:“你什么意思啊?看不起我?觉得我不配和你说话?”
我也有些火:“告诉你先去找你的主管商量后再说,你怎么就听不懂呢?”
你看,现在我们平心静气的看待这场对话,我的回复是很有问题的:一旦将苗头引向道德高地,这就不是针对事的问题,而转向了针对人的方面了。
在这种情况下,硬杠固然不对,解释注定也是苍白无力。
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马上道个歉,先平息他的怒火。
彼此冷静下来后和他说明、向他解释、力求达成一致。
看到我态度恶劣的顶了回去,他自然就不干了,于是我们就在办公室里吵了起来。
我们都年轻气盛,互相翻历史,说些恶毒的话,局面一时失控。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双方的部门老大。
部门老大出马,事情很快就调停了。
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人再把这件事当回事,除了我。
在后续的工作中,我总是找机会,在质量部老大Thomas面前说Tony的不是。
Thomas总是看着我,认真的听,然后笑笑,不接我的话。
我总感觉他的眼神里有点什么,但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有一天,我们部门的老大Lane找我说事情。
临近尾声的时候,他提到一句:“Thomas最近在我面前说起你。”
Thomas请Lane转给我一句话:“Kevin在我面前说了几次Tony的不是,但是Tony从没说过Kevin的不好。”
我有些惭愧了。
Lane接着说:“Tony找你说事情很正常,同事之间任何级别的沟通都是可以的。想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不能堵人言,而是要广开言路。”
我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马上就明白我错在哪里、该如何改正。
因为我的脑海里,惊现的是周厉王堵塞言路,引发国人暴动,最后周厉王被放逐的故事。
从那天开始,我不再坚持那条所谓的规矩。
谁来找我都可以,我去找谁也不再那么刻板,沟通效率大幅提升,人际关系也快速改善。
如果不能保持Open的心态,必将作茧自缚。
02
第二句话:“你是让我再找一个供应链经理吗?”
那一年,我进入上海的一家设立不久的外资公司。
在一次会议上,生产经理提出一项建议(忘记了具体是什么情况),遵循各部门的意见。
我一合计,如果推行这项提议,ERP系统需要大幅度的整改。
而ERP系统中的供应链模块,是我负责的(当时部门除了库房外的人员外也就三个人),也是具体协调和做事的人。
入职一个月就上线,这是我引以为豪的业绩,也是被公司非常认可的。
刚刚稳定下来的ERP系统,刚刚获取的胜利果实,怎么能说变就变?
于是,我提出了反对,理由主要是从ERP系统上线后,需要试运行一段时间,在试运行后再做大幅度的更改。这些,当然是托辞,根本原因是我不想做这些改变。
不过,我的反对似乎没起到任何的效果。
工程经理、质量经理、财务经理甚至人事行政经理,都同意生产经理的提议,并建议尽快执行。
我心想,你们不需要额外做些什么,你们当然同意了!
我一定是在当场就表现出了某种情绪,但没有说话。
会议室里很静,我听着自己呼哧呼哧的吸气吐气。
生产经理再次问我:“Kevin, 大家都同意了,你再看看?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
马上,我就像点燃的鞭炮一样,炸了开来,噼里啪啦说了自己在短时间让ERP上线有多么辛苦;如果要变要花多少精力;即使要变,为什么不早说?等等。
全场只有我近似怒吼的声音。
发泄了一通,我停止了说话,心情感觉非常的沮丧,我知道我不得不做了。
全场安静之后,总经理说:
“Do you want me to recruit a new Supply Chain Manager?( 你是让我再找一个供应链经理吗?)”
我大吃一惊。
我压根想不到总经理会说出这样的话,我还想着他能安慰安慰我呢。
总经理是个加拿大人,是他,面试我之后,让我入职的。
而这个供应链经理的职位,不仅是我花了半年时间的努力,千辛万苦才得到的,而且职位比高、薪水高,是我在当时的市场上所能找到的最好选择。
我平静了下来,不敢再说什么。
总经理接着说:“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一个电话。如果你同意,就开始着手处理这个变化吧。”
我哪敢不同意?
毕竟是工作,让你开心是不可能的;
就算受点委屈,比失业那是强多了。
03
第三句话:“是的,你就是有那么差!”
在我上一份工作中,我从部门经理的位置上获得提升,代行职权,管理上海工厂。
在提升后的第三个月,工厂清空了Delay已久的客户订单,出货创纪录,安全零事故。
我志得意满,团队情绪高涨,工厂重现勃勃生机。
因此,对于当月底的绩效考核,我满怀信心。
我想,绩效应该会比前两个月还要高一些吧。
没有想到过绩效会是负数。
在此,有必要说明一下:绩效考核是5项,每一项的考核分数是从-200分到200分,每一分,明码标价是人民币5元。因此当月奖、惩的最高金额是5000元,里外里相差就是10000元。
结果真的是负数。当然奖励是有的,但奖励的分数低于处罚的分数。
处罚的原因是客户接待不周,从三个方面来扣:
1. 会议室未提前准备,没有清理上个会议留下来空的水瓶和纸巾;
2、陪同人员(我和生产经理)不专业,不能有效解决客户提出的专业问题;
3、生产现场没有执行定置管理。
这三点,我都不服。每一点我都有话说,每一点都可以说和我关系不大。
我想不通。当然也只是闷在心里,没有直接去找到总经理。
几天后,总经理到我的办公室谈事情。
我忘记是基于什么契机,提起了绩效负数的事情。
我说着说着有点激动了。
我清楚的记得我结尾说的这么两句话:
“我被提升,又创造出这么好的绩效,我不明白为什么到最后还要扣我的钱?”
“我,真的有这么差吗?”
总经理盯着我看,足足有两分钟,吐出来如下九个字,然后站起身,拍拍屁股,走出了我的办公室。
他说:“是的,你就是有那么差!”
这九个字,在我的头上泼了一桶冷水,顿时让我冷静了下来。
我当然没有那么差了。相反,我当时心态特别膨胀,觉得没有什么搞不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不知天高地厚、目中无人的状态了。
总经理清楚的看到了我的状态,只用了简单的九个字,让我重新认识自己,回归到理性。
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在你自以为是的时候,给你当头一棒。
直到现在,我依然感谢总经理的及时点醒,让我迷途知返。
---THE END---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如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