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教育,就会想到学习,想到学习眼前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桌子上堆的像小山的作业,我开始一题一题的查看,即使不会做的题也假装能看懂,认认真真的逐题检查 ,我其实是个情绪较好的妈妈,但是一到陪孩子写作业,特别是同样的问题人说了很多遍。比如,只有看到写的翘腿八脚字,涂的乱七八糟的作业本没有一点改进,他还是“老原样”的时候,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情绪,而后我变成了张牙舞爪的妈妈。
前段时间我帮他查作业,那作业简了,“八月”她写成人月;"了"字直接写成了"子",硬是半天没看懂,原来是他把子字写错了,当时那个火呀!因为很开就跟他说过作业再不认着,就撕掉重写,所以,我直接跟他说了局句:重写。然后直接把开始写的那篇撕掉了,当时就看见他的眼泪啪啪往下流,我当时就后悔了,我怎么又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呢。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该怎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孩子闹脾气的时候会更多一些,每一次这样的时刻,其实都是我们教会他们认识情绪的机会,我们需要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愤怒、悲伤等情绪,并引导他们分析这些情绪的来源。当我们关注孩子情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要看到我们自身情绪的调整,也会给养育和教育孩子带来比较好的推动。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自身带情绪的时候,首先,感到我们情绪的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会更加的不安,更加的磨人,更加要求安慰,因为一点小事就哭,不按时睡觉,然后惹得我们更加烦躁和生气。我们开始像一台进入自动模式的发怒机器,情绪脑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将情绪转嫁到老公身上,开始抱怨老公:“你怎么天天回来就抱着电视看,你就不能管管孩子吗!”家里的氛围立刻就紧张起来,对于这种情况,当你意识到情绪要失控时,你需要记得抽身出来,我要去冷静一下!”打断这种情绪脑主导的自动模式:你可以去洗手间洗把脸,深呼吸几次,等情绪脑冷静,理智脑恢复,再跟孩子沟通,如果实在没有控制好情绪,那也可以在心平气和或者脾气发完后,马上向孩子表达你对他的关心,说明原由不要指责,争取孩子的理解。
再就是我们要避免对孩子绝对化的要求,比如孩子必须要怎样怎样。避免以偏概全,孩子的行为一旦稍有差错就会感觉孩子一无是处、糟糕极了,这些不合理的评价也会导致孩子未来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我们要多元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情绪意义。
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情绪左右我的生活,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喜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