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阅读书本的时候从头读到尾?读着读着想睡觉?是否一本书读完了,正真理解的并不多,而且过段时间就忘了?
这些情况我都经历过,这两年来我很喜欢看一些书,闲下来了就会强迫自己去看书,总觉得不学习就很浪费时间,但结果并不是很满意
通常情况下,一本书的吸收率太低,看完了只能说略知一二,这种状态让我很不满意,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傻,又或者说没有认真的去读一本书,
、后来我也想过要如何改进自己的读书质量,想要一章一章的读,完全理解了再读下一章节,现在想来这种做法是既浪费时间,效率也不高,直到我遇到《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的翻译者郝明义说:「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以说无地自容,并且,我也不免惋惜;如果我在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阅读的书,那我会节省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在阅读时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思考
你读的书对你有什么意义?
你读书的速度是否是都一样,读完了却又记不住?
你是否感到知识焦虑?
一,如果把阅读比作饮食,相对应的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主食,像米饭,面条,馒头等等,让我们吃饱,很多人不吃主食是没有饱腹感的。主食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比如,企业管理,职业技能,理财,这类书籍可以称之为「生存需求的阅读」
第二种是美食,像鱼,虾,牛排,大闸蟹等等,给我们补充高蛋白质的高营养食物。它们,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看来间接,但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种阅读是在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比如,文学,哲学,科学,历史,艺术方面的经典,可以称之为「思想需求的阅读」
第三种,是蔬菜水果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纤维质。它们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过程中不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如,字典,百科全书,互联网这个超级工具,因此也称为「工具需求的阅读」
第四种是 甜食,像饭后的蛋糕,冰激凌,或日常的糖果,零食等,它们没有一定的目的,不为了寻求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不为了寻找思想的结晶,也不为了参考或查证,阅读就是为了娱乐,消遣,如,小说,漫画,故事集。这类阅读也称作「休闲需求的阅读」
以上四种阅读方式对应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每个人的实际条件不一样,这四种饮食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的,有可能对我来说是美食的书籍对你来说是甜食,所以你得明白你缺什么,
培根说过;「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像,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阅读能陶冶情操,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
所以四种阅读饮食是帮助你搞明白第一个问题;自己要读的是什么类型的书,也就是怎么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书。
二,透视一本书
读一本书,从头到尾都很快,或者都一样慢,那么说明一个问题;那些真正重要的内容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本书会有一些真正重要的内容,需要细嚼慢咽,有些内容则不必,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就是那种透过持续的阅读,透过或快或慢的阅读,我们需要终于碰到一本书,让我们拿起来之后就再也放不下手,走在路上也想读,吃饭的时候也想读,废寝忘食,是一点也不跨张的形容」《越读者》--郝明义
「检视阅读」:就像一个游乐场,我们进去玩之前,不必从头开始玩,可以先整体的逛一圈下来,留意哪些更有意思,像旋转木马可能只是小朋友们喜欢玩的,
对于写作者来说;要写一本「论说性的书籍」那么他就是试图说服我们接受他的观点,都会有一个基本框架,所有的证据,逻辑,故事,比喻,都是要证明那个框架。
所以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不必从头翻到尾,到处翻翻看看,
「检视越读」和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有异曲同工之妙,观其大略 典出「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额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三国志·诸葛亮传》
之前我们说的四种饮食,不仅可以区分出书本的类型,同样一本书当中,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精华,都是美食,当然也会有主食或甜食,这时候在检视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找到哪些是甜食,哪些是美食。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包含三个阶段
1.找出一本书在谈什么「找出大纲」
2.诠释书里的内容「诠释作者意图」
3.像沟通知识一样评论一本书
这里主要谈第二个阶段;诠释作者意图,也就是主旨和论述
主旨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是一个说明,是确定的答案,是一个章节中作者反复想要解释的一句话,主旨和句子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样的主旨可以有好几个表达的方式,比如说:教与学的功能是相互连贯的和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是息息相关的, 行动是最好的老师 与 只有开始做了才能找到答案 之前说的「分析越读」和诸葛亮的「观其大略 」 他们所想要表达的主旨都是一样的。
语言并不是表达思想的最好工具,像这句话:除了实际存在的事物,没有任何东西能发挥作用, 用自己的话将这句话复述出来,有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事物不存在,那么就无法发挥作用。 而这样的复述虽然说没有错,那也只是将那句话做了一些细微的改动而已, 或者有人说;只靠有可能下的雨,青草是不可能生长的。 只是坐在那里空想, 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就可以说是正真理解了前面那句话的主旨了。
朱熹的「熟读精思」和「分析阅读」想表达的思想也是一样的;「大抵观书,先须热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作者反复用各种证据,逻辑和故事,都是想要像你传达他的主旨,某种思想。了解了之后一个章节就会清晰的浮现在你眼前。
三,开出第一条路
如果把知识比作是一个原始森林,那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就是这个森林里的树木更加茂密,让人更难找到出路,那么怎么办呢? 想要继续在这个大森林里探索,就必须先找出一条通往小溪的路,找到了小溪的路,才真正有资格能够开始探索这片森林。
那么第一条路对应的就是专门的阅读兴趣,你可以试想一下对什么比较有兴趣比如:有关商业,互联网,认知心理学,计算机,或者是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好奇。为什么会玩手机上瘾, 知识怎么老是记不住? 为什么自己控制力这么差?
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到书店或是网路上先买个两三本,用我们之前所说的「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或者说「观其大略」,「熟读精思」,来把书读透,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书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当你读到五十本同类型的书的时候,也就可以说是开出了第一条路了,从此你就可以在知识的森林里随意探索,不再焦虑和迷茫。快乐的阅读体验自然涌现,就像郝明义在书中所说:「除了爱情,没有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的美好。」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阅读不仅仅是精神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如果把阅读比作饮食,身体的一日三餐,没有人会忘记,但是头脑的饮食,几个月不读一本书的大有人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阅读是拯救你的良方,正如
《2001;太空漫游》所描述的那样:
「他们硬是和同伴嚼着各种浆果,水果和树叶,顶过饥饿的痛苦——就在他们为了同一批食料而争抢不已时,环绕四周的食源之丰富,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然而,千千万万吨多肉多汁,徜徉在大平原和灌木林里的动物,不只超出他们的能力所及,也超出他们想象所及,他们身处富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