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的指向人格的独立。但是人的成长并不是青春期过后就顺利成为成人,很多人青春期不能很好的过渡,可能是家庭和教育的环境,可能是自身生命成长的节奏。这就需要一个合法延缓期,青年早期,也就是真正开始工作或者生活的准备,本应该合法的度过,但由于其不成熟性,会受两方面的影响:
一、童幼年时期和青春期所遭遇到的创伤,由于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个体自主性的增强,可能会在这个时期得以过分的补偿。
二、青年人本性之中对世界的探索,尤其是陌生世界的探索,这才具有自我的突破性,也是对自我特质的探索,如何如己所是的呈现自己,但由于青年早期人的不成熟性,更容易在探索性的推动下陷入不知所以中,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行为,甚至是不合社会道德,这就是所谓的消极的同一性尝试。
埃里克森指出青年前期的年轻人的时间性的散乱,勤奋感的丧失等,其实都是作为主体性萌芽中的人,在成长初期的幼稚的探索,即使是消极的乃至反社会的,但都有其内在的发展性。
也正是从这些心理的补偿和尝试中,在理智的成熟中,一些人逐渐的度过成长的合法延缓期,逐渐成为成熟的人,走向一个成年人的创造。当然,还有一些人可能终生陷在同一性的混乱中,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是谁,该在哪里努力等,这是病态一族。这也是巨婴产生的原因。
(后附对八阶段的简要分析,作为对主体性发展的另一个视角)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极端的说是双线并行,一方面是内在能力的成长,信任,主动,自主,勤奋等;另一方面则是意识的发展,不信任,羞怯,内疚,自卑等是社会意识的特征,因为面对他人才会有这些意识。
这样说其实也是方便法门,因为上面所说的这一线,虽然主要是内在能力,甚至是潜意识性质的不自知,但也不排除有意识的成分。另一线亦然,在其以意识为主的前提下,依然有不自知的潜意识成分。
这两方面是一个人个性的两极,这种说法也是一种极端的区分,更多的是二者交融。
勤奋对自卑,其中的勤奋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努力与多做事,而是把精力投放在做事中,做具体事,这就不同于儿童期的游戏,完全是好奇,毫无目的,仅凭乐趣;这里的勤奋是指意识到一些该做事情,可能是自己喜欢的,可能是父母要求的,可能是社会推崇的,总之他想通过这些意识到的内容获得尊严感,这既是内在能力的发展,又是意识的发展。其他相对的特征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