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八十年代,一个被称为电视机的新生事物诞生了,我们的小镇也迎来了第一台电视机,那便是我家邻居孙铁家的。孙铁,这位从上海下乡而来的知青,后来在我们小镇结婚定居,并谋得了采购员的工作。这份工作让他得以频繁往返于繁华的上海和我们这座宁静质朴的小镇之间。也正因如此,他家成为了全镇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家庭,那台电视机宛如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承载着大家对外面世界的无限憧憬。每至夜晚,他家门口便如同盛大的集会场所,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或坐或站,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电视剧开播,一同沉浸在那光影交织的奇妙世界里。
我和弟弟妹妹们既然也会加入这般热闹中,每到傍晚,满心欢喜地搬着小凳子,一路小跑着坐到隔壁邻居孙铁家的门口,沉浸在那如梦如幻的剧情之中。就这样,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的傍晚,我们挤在孙铁家门口看了一部又一部的电视剧。
记得那是夏天的夜晚,炙热的太阳已经下了班,月亮上了班,但被太阳烘烤过的大地还在蒸发着热气,蝉儿在枝头声嘶力竭地鸣叫。电视里,《射雕英雄传》正以它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精彩绝伦的武侠世界,如磁石般吸引着我和弟弟妹妹们。而最为着迷的是弟弟,他晚上看了白天还想重复看,可是孙铁家白天没人。弟弟有一天晚上睡觉前,双手合十,嘴里很虔诚地咕噜道:“老天帮帮忙,让我家也能有一台电视机。”,他的这种既调皮又可爱的样子被爸爸看到了。
第二天,爸爸一脸郑重地将四百元钱交到我和弟弟手中,嘱咐我和弟弟前往县城购买。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满心的欢喜,我和弟弟踏上了前往县城的旅程。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如幻灯片般飞速掠过,我们的心早已飞到了县城的商场,想象着即将拥有属于自己家电视机的那一刻。
抵达县城后,我们迫不及待地穿梭于各个商场之间,眼睛紧紧盯着每一台电视机,仔细比对价格。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们沉重的一击,逛遍了所有商场,我们始终未能找到价格低于四百元的电视机。
就在我们为电视机的价格发愁时,在商场拥挤的人群中,我不经意间回头,却发现弟弟不见了。那一刻,我的心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我焦急地在商场里四处寻找,一边大声呼喊着弟弟的名字,声音因为紧张和害怕而变得颤抖。我穿梭在各个区域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眼睛急切地扫过每一个身影,可始终不见弟弟的踪迹。
那一天,恐惧如同阴霾般笼罩着我,让我不敢回家面对父母。但当我伸手摸到口袋里那四百元钱时,我知道自己必须回去,无论如何都要把钱还给爸爸。于是,直到天色很晚,夜幕即将降临,我才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汽车站,赶上了最后一班回家的汽车。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上车的那一刻,汽车的门突然夹住了我的一只脚的大拇指。一阵钻心的剧痛瞬间袭来,我忍不住倒吸一口气。低头看去,整个大拇指的指甲因为淤血而迅速变成了紫色,仿佛一颗熟透的紫葡萄。但此时,钻心的疼痛并没有分散我对弟弟的担忧,一路上,我满心焦虑,不停地思索着该怎么办。
下了车,受伤的脚每迈出一步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我只能用脚跟艰难地走路,一拐一拐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终于,家门口近在眼前,可我却不敢迈进家门。我小心翼翼地先把头探进院子里看了看,一眼便看到了弟弟正安然无恙地站在院子里。那一刻,我那颗一路上高悬着的心,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紧张和恐惧瞬间消散。
到了晚上,爸爸看到我受伤的脚趾头,心疼与愤怒交织在脸上。他把先回到家的弟弟狠狠地训了一顿,严厉地问他为什么自己一个人先回家,不等我一起。弟弟低着头,满脸愧疚。原来,弟弟发现买电视机的希望落空了,但是那天正好是星期日,想到孙铁不上班,可以过去看电视,他便偷偷地一个人先回了家。
当然,不久之后,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地将电视机买了回来。那是一台十四英寸的电视机,外壳是温暖的橙色,屏幕呈现出黑白的色调。但对于我们来说,它却是无比珍贵的宝贝。然而,仅有电视机还远远不够,还得安装电视天线。每次转动电视机的按钮,放在电视机上面的信号接收器便会三百六十度转动一下,我们就这样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直到屏幕上哧哧作响的雪花逐渐变成清晰的图像和相对清晰的声音,才终于将频道定下来。不管调到什么节目,我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有一天,我们几个正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得入迷,奶奶悄悄地走了过来。她微微弯着腰,眼睛好奇地盯着电视里面的人,满是疑惑地问道:“他们晚上睡在哪里?” 这个问题问得我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愣了好一会儿。我绞尽脑汁,思索片刻后,耐心地对奶奶解释道:“奶奶,这里面的人不是真地在这个电视框里,是插了电之后放出来的画面,要是把电断了,就看不到了。” 奶奶听后,似懂非懂地 “喔” 了一声,我看着她脸上那似明非明的神情,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明白了。对于奶奶来说,这台电视机无疑是她此生看到的最新奇的玩意儿,代表着一个她从未接触过的全新世界。
奶奶的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也真切地反映了她对新事物的懵懂与好奇。这台黑白电视机,成为了我家的奢侈品,它不仅仅是一件电器,更像是一个凝聚家庭欢乐的中心。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围坐在一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沉浸在电视带来的奇妙世界里,享受着声音和影像交织而成的快乐。我们多么希望爸爸妈妈和奶奶也能与我们一样,尽情享受这份快乐。有时候,我们看到精彩的片段或者有趣的故事,总会满心期待地希望爸爸妈妈能停下手中的忙碌,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到了晚上,他们偶尔也会加入我们,坐在一旁看一会儿电视。可是,他们白天的工作实在太辛苦了,还没看一会儿,便开始打瞌睡。看着他们疲惫的面容,我的心里都会掠过一阵隐痛,这隐痛中带着对爸爸妈妈辛苦劳碌的深深心疼,也为他们不能尽情享受电视带来的快乐而感到惋惜。
后来没过几年,奶奶走了。再后来,岁月流转,电视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黑白变成了彩色,从笨重的 CRT 变成了轻薄的液晶屏,功能越来越强大,画面越来越清晰。然而,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开始忙碌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与家人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爸爸妈妈也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变老,爸爸每天必看的是三十分钟的新闻,偶尔会看那些关于老一辈革命家题材的电视剧,从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中,回味往昔的岁月。而妈妈偶尔会追看那些爱情故事的连续剧,她笑着说,看年轻人谈情说爱,自己仿佛也变得年轻了。每次见到我们,他们都会兴奋地与我们分享他们看的内容,或者拉着我们一起看,眼中满是期待。可这时的我们,就如同当年的爸爸妈妈一样,被工作和生活的琐事缠身,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陪伴他们,与他们产生共鸣,分享他们的兴趣和喜乐。
落笔于此,我不禁感慨。电视前我们与爸爸妈妈的这种错位交替,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忙碌与亲情的无奈,不禁让人思索,我们该如何在生活的奔波中,重拾那份珍贵的相伴?但也许这就是生活这部宏大诗篇里诠释的成长与变迁的必然,演绎着责任与传承的轮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