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小二说:
村淘服务站的办公场地其实不能由官方提供,因为一个行政村是否适合开设村淘服务站不是由官方决定的,而是由该村的农村电商发展基础条件决定的,这个基础条件就包括经济基础、硬件基础、社会基础、技术基础,可能这样说大家不太容易理解。那么电小二就来换种说法:
经济基础:就是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当地人均收入是多少,可支配收入是多少,有没有钱去消费买东西。当地经济基础好的服务站,一开业当月就能有五千以上的月均收入;当地经济基础不好的服务站,当地人都没钱拿出来消费,那么月均五百一千也不是没有,所以网上会出现有些地区的村淘服务站退出不做了的新闻,开个服务站还不如出去打工收入多,当然会选择退出不做。
硬件基础:就是当地的基础建设,一个是物流,起码得路通,外面的东西能进来;一个是信息流,宽带网络覆盖情况,得接网线能连网,还有就是智能手机普及率,很多靠近城市的地级县,其实跟城市已经区别不大了,可能不是每一户都有台式电脑,但PAD和智能手机是人手一台的,这种县里的行政村开设服务站,那是相当不用担心月收入的问题,就算没开设村淘服务站,村里人照样网上购物的,不止在淘宝、天猫买,京东、1号店、唯品会、甚至蘑菇街美丽说、海淘都有,这种地区去开设服务站是相当有优势的地区了,据电小二了解,排名前十的服务站里能接触到的服务站都是网购基础相当成熟的区域。还有些服务站属于山区,送个快递都需要跑几里路的,一天光派包裹都得跑一下午几十里地,服务站合伙人每天就疲于等菜鸟物流送包裹过来,再一个一个送上门这件事上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所以网上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合伙人是跑腿的,这种条件的地区开个村淘服务站还真没办法像平原地区的其他合伙人一样,这就是由当地地理环境决定的。
社会基础:包括人口规模、人口结构、消费水平、网购成熟度、网民规模、网民构成特征、网络普及应用,也就是村里常住人口有多少?老人、儿童、学生、青壮年比例分别是多少?每年人均消费大概是多少?会选择在网上购物的多不多,占整个村子人口的比例是多少?都是什么年龄层的人会在网上购物?都会在哪些购物平台买东西?平常使用的手机APP是哪些?
技术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对电脑和网络各种操作的熟悉程度,像网络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当地村淘服务站合伙人甚至不需要去帮大家购物,大家自己就能使用手机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需要告知大家绑定服务站地址,到服务站取快递就可以了;网络基础条件不好的地区,可能全村都没有几台电脑,更不用说智能手机了,大家还不知道网络可以用来做些什么事情,那这种地区开设服务站前期的教育村民的成本就会很高,前期也是很少收入的,当然培养起来之后,村民的信任度和忠实度还是很高的。
基本如果是没有开过店的合伙人,可能会不懂选址对于一个服务站后期是否能够正常运作(生存)的重要性。县服务站小二是会协助村淘合伙人挑选最合适的地址作为办公场地,但是当地的情况还是本地人的最了解。
如何选择服务站办公场地
1.商业活动频度高的地区
这类地区商业活动频繁把村淘服务站设在这样的地区,营业额必然高。这就是所谓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实力的经营者一般都会重金以求。相反,如果村淘服务站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营业额难以提高租金再便宜也缺乏经营价值。
2.客流量较多的街道
商店处在客流量最高的街道上,受客流量通行速度影响最大。可使多数人就近买到需要的商品。需要注意的是,客流量指的是步行者而不是那些乘车经过者。
3.人口密度高的地区
居民聚居、人口集中的地方是适宜开店的。因为人口一多,对商品和各类服务的需求也大,商业机会也就比较多。如果能在这种地方设置一个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零售店,那就会有做不完的生意。而且,这种地方顾客的需求比较稳定,销售额也不会骤起骤落,能够保证商店的稳定经营。
4.接近人们聚集的场所
车站等交通场所,村中心点、广场等娱乐休闲场所,大商店、大机关单位等等的附近,都是开设商店的良好店址。这些地方都可能有较多的人群聚集。只要有人,就会有消费需求,也就有商业机会。目前运营的很不错的服务站,是开在学校旁边的,中学、特别是高中旁边,能保证每个月稳定的包裹数量。有些村是直接将服务站开在了村长办公室。
5.交通便利的地区
方便菜鸟物流车每天送包裹到村服务站,需要停车、卸包裹;如果车辆不方便进出,那么也会影响每天送包裹的时效性,不能及时收到包裹会给村民带来不便,造成村民会认为网上购物还不如在村里商店购买来得快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