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参加了小路自然教育组织的“一小时自然时光”项目志愿者培训,短短两天的时间紧张快乐,收获满满。不但了解了带领自然观察活动的一些技巧和背景知识,更认识了很多各行各业,有趣有料的小伙伴。终于,我在职业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很开心。
最早开始有职业转型的念头,还是2015年年初,当时母亲去世不久。父母的离世对我的影响,大概是促使我开始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自己的人生已经过了大半,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呢?也许是觉得父母的一辈子都过得太不值吧,也许是想以自己的成就告慰父母吧!总之,在做了20年建筑设计之后,觉得在一个项目从开始到实施的过程中,建筑师不能控制的因素太多,因而产生了深深的职业倦怠感,于是就想以自己的有限的能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当时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并没有准备好,也不知道如何开始学习。
2016年年初,北京一土学校开始筹建,经历了神奇的一百天,一土学校奇迹般的落地,就在去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31个小学生。去年年底,我参加了北京一土学校的嘉年华活动,从那时起,我就决心后半生要投身创新教育事业。今年年初,上海自发组成了一土社区志愿者群,我认识了很多创新教育的小伙伴。在磁场的线上社区学习了很多,也在思考什么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怎样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怎样应对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然而,也许是自己的自卑感太强,也许是以往太不擅长与人沟通,始终觉得自己不能够真正的投入社区的各种活动。客观上当然有每天需要上班工作的原因,主观上是因为自己的心态没有摆正,仍然背负着过去的许多包袱。
暑假,一土上海社区组织了创新教育的2020未来课堂项目,我虽然参与了,但是仍然觉得自己不够投入。产生了很大的焦虑,跟华章沟通以后,我不那么慌乱了。选定了磁场社区的“何老师英语学习群”,从新概念二开始学习英语,不知不觉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将近四个月,学到了新概念三的下册。最近,加入“心灵自由写作群”已经整整三周,觉得每天写作也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这都是我看到了自己身上产生的可喜的变化。现在,我决定从自然教育作为切入点,锻炼自己与人沟通,与孩子沟通,组织活动的能力,跟着小路的节奏走下去,首先成为一个合格的自然体验培训师,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各方面的技能。将来有一天,一土上海分校落地的时候,能够把之前自我的积累发挥出来,找到自己在创新教育舞台上的位置。
这是最近的开心的事儿,再说说今天一个痛心的事儿。
今天下午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消息,令我无比震惊和伤心。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植物学家钟杨,今天出差的时候因车祸离世。想起在一席听过他的演讲,儿子暑假参加上海科技馆组织的“未来科学+”暑期科学营聆听过他的讲座,并和他面对面交流过。这么优秀的科学家,竟然在53岁的壮年,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人世,真是无比心痛!在今天的新闻里,看到钟教授的一句话:“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儿都干了,就能不负人生。”看到他为了上海的海岸线能够长满美丽的红树林,付出了十年努力,终于,在上海的临港滩涂,第一批红树林已经活下来了……
敬佩那些为了这个社会,为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好而忘我付出的人,科学家、公益人、投身创新教育的人……尽管这样的人在整个人类中属于少数,我希望自己有一天成为这样的人。